-
米酵菌酸是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致病变种(Burkholderia gal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BGC)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线粒体毒素。该菌在河粉、木耳和银耳等适宜的食品基质上可以迅速繁殖,并在合适温度下产生毒素。
来源:
梅斯医学
2023/07/17
213
0
-
中毒者普遍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头晕、腹泻、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黄疸、呕血、皮下出血、少尿、血尿、肝肿大、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惊觉、抽搐、休克等症状;重症中毒病人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来源:
梅斯医学
2023/07/17
468
0
-
椰酵假单胞菌产生的米酵菌酸的耐热性极强,经100℃煮沸和高压也不能破坏,所以无论制成何种食品、无论采用何种日常的烹煮方法,都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仍可引起食物中毒。
来源:
东莞市场监管
2023/05/23
616
0
-
米酵菌酸由椰酵假单胞菌产生。该致病菌随着食物加工原料带入食品,在适宜温度和生长条件下可以产生米酵菌酸。米酵菌酸的耐热性强,食用后即可引起中毒。
来源:
鹤壁日报
2023/04/04
3034
0
-
米酵菌酸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常见的食品有糯米面汤圆、吊浆粑、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等。
来源:
霍景锋
2023/04/04
1399
0
-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泛。
来源:
赵美平
2023/03/02
199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