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样芽孢杆菌新型毒力岛的鉴定

2024-01-03 00:00:00
116次浏览
分享:
核心提示:尽管这些因素都与蜡样芽孢杆菌的致病性有关,但事实证明,即使使用分子方法也很难将致病型菌株与非致病型区分开来。

  蜡样芽孢杆菌与非胃肠道疾病密切系相关,在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会心内膜炎,脑膜炎,新生儿尤其如此。蜡样芽孢杆菌毒素中研究最广泛的与腹泻综合征有关,包括非溶血性腹泻肠毒素(Nhe)、溶血素BL (Hbl)和细胞毒素K(CytK1和CytK2),此外能产呕吐毒素的仅限于携带PXO-1巨型质粒的菌株。

  尽管这些因素都与蜡样芽孢杆菌的致病性有关,但事实证明,即使使用分子方法也很难将致病型菌株与非致病型区分开来。

  而Nalini Ramarao等人提出了一个新在从前与毒力无关的基因子集,其存在有助于区分临床菌株和无害菌株。该实验从一名63岁的男性患者患有克罗恩病和慢性肾衰竭,进一步发展为败血症和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患者血液中得到三种蜡样芽孢杆菌分离株S94,S95,S20。

  使用质粒pAH187_270作为参考,S95患者菌株与大质粒pAH187_270进行比较时,发现S20和S94菌株的覆盖率接近100%。S95菌株没有表现出与pAH187_270质粒的显著比对(图1C)。

  发现pAH187_270质粒上存在一些先前被鉴定为临床菌株特征的生物标志物即araC、gshAB、BCQ_PI180)(图1C)。通过WGS证实,S20和S94携带这些生物标志物,而S95菌株没有。基于NUCmer比对结果,确定了S94菌株的基于质粒的生物标志物的定位。

  这些生物标志物位于pAH187_270质粒的43kb跨度内,远离用于产生蜡样肽的CES操纵子(图1C)。作者将该区域命名为致病性岛(PAI)。PAI两侧是转座子和转座子,这表明它们可能是在水平基因转移过程中获得的(图1D)。

  此项研究在新鉴定的致病性岛内的单个大质粒pAH187_270上发现了几种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了解蜡样芽孢杆菌的致病性和复杂性提供了进一步的见解。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