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解决方案
2020年1月2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国家技术发展的产物,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人员就需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加以重视,保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检验质量,为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20年度,市场监管总局积极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相关工作,抽取食用农产品、食盐、食糖、乳制品、饮料、酒类、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蜂产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肉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样品,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质量指标与标签标示值不符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此,食品受到污染的机会很多。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
标准与政策法规
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主要增修订内容解读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我委组织起草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散装即食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第1号修改单等28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本标准规定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设施设备要求、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的建设与管理。
60项立项计划(征求意见稿):微生物限量标准 1项、微生物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 9项、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方法 1项、通用标准 1项、食品添加剂标准 14项、、食品营养强化剂3项、食品产品标准 4项、食品相关产品 1项、理化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25项
微生物科学馆
德国多地污水再次检出脊髓灰质炎病毒,俗称小儿麻痹症病毒,传播风险加剧。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但时间较短。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隐性感染者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可乐开封后,常温放置 24 小时后,每毫升可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从 600 个飙升至 250 万个,堪比马桶水污染量。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实验室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呈黄色,因此得名。能够产生一种叫做葡萄球菌素的毒素,这是其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牙周炎相关牙龈卟啉单胞菌会促进巨噬细胞坏死性凋亡,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
C型轮状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加强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接种疫苗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感染的发生。
检测技术
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重组地衣芽孢杆菌 CotA 漆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高效检测环境污染物邻苯二酚。该传感器检测限低至 1.4μM,灵敏度达 42.637μA/mM,储存 40 天后仍保留 90% 活性,并成功应用于自来水和河流水样检测,为环境监测提供了低成本、高稳定性的解决方案。
江南大学团队开发出一种多功能 Tb³⁺- 碳点纳米组装体(Tb-CDs NAs),实现了细菌芽孢的荧光检测与原位灭活。
近期,一项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MXene层间协同修饰的高响应柔性湿度传感器,解决了这些问题,为未来的智能传感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相界面的光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四环素(TC)的超灵敏检测。该研究不仅为抗生素检测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其他污染物的检测带来了新的希望。
益生菌
被大家广为喜爱的红薯,可不只是美味的代名词,更是藏着满满健康密码的“宝藏食材”,所以各位“地瓜脑袋”们有福啦,爱吃地瓜不仅能解馋还有很多健康益处哦!
仅仅一周的睡眠不足,就能让血液中的711个基因集体"造反",其中不乏掌控生物钟、代谢和免疫系统的关键基因。
敏感肌困扰了全球的10%-30%人群。近日研究发现天然膳食成分植酸可通过调节皮肤微生态显著改善敏感肌症状,而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可能成为改善敏感肌的新方向。
致病菌
2025年7月15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发布通报一起由境外输入引发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已累计报告 478 例确诊病例,均为轻症,这一消息引发了人们对基孔肯雅热的关注。
葡萄球菌内溶素的CBD通过广谱结合保守配体(如肽聚糖交联键) 与EAD的架构协同实现功能优化,而非依赖宿主特异性。这一范式转变为设计广谱高效的内溶素疗法提供新方向。
看似新鲜的牛肉里,可能藏着一种能让人食物中毒的“隐形杀手”。近期,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的研究团队对牛肉生产链中的微生物安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开这些潜在的风险。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作为一种“超级细菌”,正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它能分泌β-内酰胺酶,破坏青霉素、头孢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核心结构,导致约80%的传统抗生素失效。
种业联盟
11月28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王峻处长、刘树勋研究员、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学院张娜院长一行到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调研。
2024年12月16-18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九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暨“十三五”、“十四五”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专项科技成果交流研讨会”。请参会人员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大会详情、进行注册报名、线上缴费等。
9月2日至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带领调研组到会泽县调研微生物促进产业发展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黄浦区基于大数据的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8月29日,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埔区区长冼银崧一行到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调研并拜访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
农业微生物
玉米秸秆和鸡粪生物炭能分别抑制不同抗生素抗性基因,为土壤治理提供新方案。
该研究利用 Taguchi 方法开发了 Cmm 特异性噬菌体 Phage33 的油包水制剂,该统计方法为以往使用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
一项最新研究揭示沙门氏菌噬菌体 HBW-1对多种沙门氏菌血清型表现出强大的裂解能力,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有望成为防控沙门氏菌感染的新手段。
花生低产和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全球性难题。最新研究证实,生物肥料可让花生产量达2.69-7.42吨/公顷,毒素减少56%-100%,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曙光。
食药用菌
本文介绍了蘑菇生物活性成分的加工保留策略与健康应用前景
本文深入探讨了巨型食用菌的形成条件及常见品种。
两项研究分别揭示了蛹虫草自噬关键基因对子实体发育的调控机制,并创新性开发其提取物作为食用菌高效保鲜剂,为蛹虫草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