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抗病毒新希望:重组鸡干扰素α高效生产与强大抗病毒活性
家禽抗病毒新希望:重组鸡干扰素α高效生产与强大抗病毒活性
研究背景
尽管疫苗接种广泛应用,禽流感、水疱性口炎等病毒仍对全球家禽产业构成重大威胁。干扰素作为机体天然免疫防御的关键因子,其中鸡干扰素-α(chIFN-α)被证实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但传统生产方法存在产量低的瓶颈。
近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Poultry Science》发表最新成果,通过优化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实现重组鸡干扰素-α(chIFN-α)的高效生产,其体外抗病毒活性达5.0×10⁶ IU/ml,并在动物实验中显著抑制H9N2禽流感病毒复制。这一技术为家禽业应对病毒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研究内容
图 1 重组杆状病毒的PCR鉴定
研究人员通过白蓝菌落筛选获得重组杆状病毒,PCR结果显示213 bp目标条带,证实双拷贝chIFN-α基因成功插入。电泳图中4个阳性克隆条带清晰,而对照载体无相应条带,直观展示了基因重组的准确性。
图 2 Sf9细胞的重组杆状病毒DNA转染
转染后72小时的Sf9细胞出现典型病变:细胞核增大、细胞密度降低,表明病毒成功感染并启动蛋白表达。使用小鼠抗His单克隆抗体对纯化的chIFN-α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在22 kDa处呈现特异性条带,与预期chIFN-α分子量一致,且300nM咪唑洗脱液组纯度高于阴性对照。
图 3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观察p3感染的Sf9细胞的显微镜图像
间接免疫荧光显示,感染细胞发出强绿色荧光,而空载体组无信号,证实蛋白主要分泌至细胞培养上清。这一结果为后续纯化工艺提供了可视化依据。
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中,chIFN-α对VSV的抑制活性达5.0×10⁶ IU/ml。显微镜下可见,预处理组细胞病变(CPE)显著少于病毒对照组,稀释实验显示其活性是标准干扰素的1000倍。
图 4 不同时间点检测到SPF鸡腔拭子中的病毒RNA拷贝数
攻毒实验显示,1000 IU chIFN-α处理组的H9N2病毒RNA拷贝数较对照组降低1.5-3 log,且高剂量组(5000 IU)在9天达峰时病毒载量下降最显著。折线图中,各剂量组曲线均低于阳性对照,直观呈现剂量依赖的抗病毒效果。
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相比,BEVS系统通过蛋白条带和荧光定位,证实其能实现糖基化等修饰,更接近天然蛋白活性。尽管体外活性略低于大肠杆菌表达产物(5×10⁶ IU/ml vs 2×10⁷ IU/ml),但攻毒实验显示1000 IU剂量即可显著抑制H9N2病毒,而大肠杆菌产物在相同剂量下效果不明显。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改进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提高了chIFN-α的产量,并在体内外验证了其抗病毒活性。该系统不仅提高了重组蛋白的产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大规模生产可溶性chIFN-α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的方法。未来,这种重组chIFN-α有望在家禽抗病毒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H9N2 AIV爆发期间。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psj.2025.104870
上一篇:昆虫细胞系监测的革命:中红外光谱技术引领精准生物制药
下一篇:农业废弃物变“氢”能:三种微生物,照亮清洁能源新路径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