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
药品
乳制品
调味品
依托30年技术转化方案成果,构建水源-管网-终端全链路微生物监测体系,精准锁定污染风险,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技术护航。
为您推荐
查看完整方案
微生物科学大数据库
服务国家核心战略的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
前沿资讯
院士动态
常见平菇中提取的多糖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其能通过多种分子机制有效抑制癌细胞,为开发低成本、低毒性的天然抗癌药物提供了新方向。
2025-11-06
本文讲述了科学家通过破译灵芝基因组,揭示了其抗旱、耐热和抗贫瘠的精密的分子调控网络,并正利用这些关键基因进行分子育种,以培育能适应恶劣环境的高品质灵芝。
2025-11-06
肥胖人群中异常的肠道菌群-免疫轴可能会驱动或加重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重要的是,CD27⁻MAIT细胞亚群和卵形拟杆菌或可成为新型干预策略的作用靶点
2025-11-06
青春双歧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组合显著增强肝脂噬,降低血脂指标,改善肝损伤,提示其在代谢疾病治疗中的潜力
2025-11-06
文章系统阐述了超声波技术如何通过优化干燥、提升活性成分提取效率及延长保鲜期,推动食用菌加工向更高效、绿色的方向发展。
2025-11-06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Handy Plate®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货号HP007),以“即用即测、双检合一、显色判读”的创新设计,将检测周期从传统方法的5天压缩至24小时,成为食品企业的“食安哨兵”。
2025-11-06
本文开发了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808-EDTA-Cu的比色传感器,通过质子触发的Cu-EDTA颜色中心,实现对HCl、HF、HBr等无色酸蒸气的可视化识别
2025-11-06
本研究开发智能离心-微流控-深度学习集成方法,可在2小时内直接从血液中检测低浓度病原菌,无需培养,检测限达9 CFU/ml,显著加速败血症诊断。
2025-11-06
基于微生物电化学晶体管(MECT),通过将微生物电解池(MEC)与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ECT)结合,实验实现了细胞外电子信号的显著放大。结果表明,该设备能够在微秒级内检测到不同浓度的生物降解有机物质(BOM),信号放大倍数约为10⁹。这种新型设备为微生物电子学系统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有助于推进细胞外电子转移研究和电活性细菌识别的研究。
2025-11-06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过滤的比色检测方法,通过测量游离抗体浓度实现空气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物种特异性定量,检测限低至545 CFU/m³,操作简便且优于传统ELISA。
2025-11-06
更多文章
检测技术
益生菌
致病菌
农业微生物
食药用菌
科学馆
风险交流平台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安全与健康技术合作中心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安全与健康技术合作中心,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携手建立。该中心聚焦食品微生物安全与营养技术,依托双方优势资源,深入开展科研、监测、评估等工作,为食品行业安全监管及营养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底部banner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