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细菌外囊泡:胃肠道疾病治疗新突破

工程化细菌外囊泡:胃肠道疾病治疗新突破

原创
来源:谢小利
2025-07-07 15:06:13
9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揭示了细菌细胞外囊泡(bEVs)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为该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近年来,随着对微生物组研究的深入,细菌细胞外囊泡(EVs)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逐渐受到关注。细胞外囊泡是细菌分泌的微小膜结构,其直径通常在30200纳米之间。这些囊泡能够携带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并通过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传递信号和调节细胞功能。由于其天然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EVs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药物递送载体。近期,一项发表于《Journal Control Release》杂志上的研究,题为“Engineered bacteri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研究者们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细菌细胞外囊泡进行了改造,使其能够携带特定的治疗分子,如药物、抗体或核酸。这些改造后的EVs在胃肠道疾病模型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例如,在炎症性肠病(IBD)模型中,工程化的EVs能够靶向递送抗炎药物,有效减轻肠道炎症;在肠道感染模型中,EVs携带的抗菌肽能够特异性地杀灭病原菌,同时保护肠道正常菌群。

研究还深入探讨了工程化EVs的作用机制。这些囊泡通过与肠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和细胞信号传导。例如,EVs能够激活抗炎信号通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此外,EVs还能够促进肠道屏障功能的恢复,增强肠道的物理和免疫屏障,防止病原体的入侵。

修复肠道屏障损伤是bEVs的另一重要功能。长双歧杆菌NSP001bEVs可增加杯状细胞数量,促进黏蛋白MUC2分泌,增强肠道黏液屏障。Lactobacillus kefirgranum PRCC-1301bEVs能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的表达,显著改善肠上皮通透性。机制研究表明,A. muciniphilabEVs可激活AMPK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紧密连接蛋白的空间分布修复屏障功能。

bEVs在免疫调节领域的作用同样令人瞩目。Fusobacterium nucleatumbEVs通过TLR2依赖途径激活肠上皮细胞NF-κB信号,启动先天免疫应答。长双歧杆菌的bEVs可抑制RAW264.7细胞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通过STAT3通路减少促炎因子分泌。Lactobacillus johnsoniibEVs则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通过抑制MAPK信号缓解肠道炎症。此外,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bEVs可诱导树突状细胞分泌IL-10,调节T细胞分化,建立免疫耐受。

针对胃肠道肿瘤,bEVs展现出多维度治疗潜力。E. colibEVs可通过IFN-γ依赖途径激活CD8+T细胞,抑制肿瘤生长。A. muciniphilabEVs携带的乙酰转移酶能增加肿瘤细胞H3K14乙酰化,激活热休克蛋白70,增强CTLs杀伤活性。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bEVs可上调CXCL10表达,促进CD8+T细胞浸润,重塑肿瘤微环境。同时,bEVs还能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如E. colibEVs通过上调Bax、下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CT26细胞增殖。

工程化细菌细胞外囊泡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其天然的靶向性和低免疫原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药物递送平台。未来,随着对EVs生物学功能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望开发出更加个性化、高效的治疗方案。这些方案不仅能够针对特定的胃肠道疾病,还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定制,为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Engineered bacteri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DOI10.1016/j.jconrel.2025.113972

#
胃肠道健康
  • 上一篇:暂无
  • 下一篇:通过植物乳植杆菌的定植及其细胞外囊泡释放降低炎症性肠病严重程度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