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搭绿茶,养生燃脂双buff叠满!
灵芝搭绿茶,养生燃脂双buff叠满!
灵芝是一种全球知名的药食两用大型真菌,其富含生物活性化合物,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糖尿病、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和神经保护等特性[1]。此外研究表明,饮用包括绿茶和发酵茶在内的茶叶,可通过减轻体重、减少肝脏脂肪和血清胆固醇,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空腹血糖水平,缓解高脂饮食对健康的不利影响[2]。灵芝发酵绿茶(TFG)已被证明在体外可显著增强降脂活性,但是抗肥胖机制并不清楚。
湖南农业大学黄建安团队在国际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IF:7.83,Q1)发表了以《Green tea fermented by Ganoderma lucidum presented anti-obesity properties via enhanced thermogenesis in vitro and on C57BL/6J mice》为题的相关研究,深入了解TFG的抗肥胖机制,为开发新的减肥方法或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采用 UPLC-MS/MS 和 GC-MS/MS 鉴定 TFG 和非发酵绿茶(NFT)中 78 种活性降脂成分;利用 UV - 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总黄酮、茶多酚等含量。与非发酵茶(NFT)相比,TFG 中总黄酮(↓87.10%)、茶多酚(↓66.99%)、儿茶素(↓77.06%)减少,但游离氨基酸(↑156%)和茶褐素(↑921%)显著增加,胆酸结合能力增强,提示其降脂活性提升。
表1 TFG成分变化
图2 TFG 成分的环形图
对70 只 C57BL/6J 小鼠分为 7 组:正常饮食(ND)、高热高脂饲料诱导的模型组(HFD)、HFD + 奥利司他(PC-HFD)、HFD + 非发酵茶(NFT1/2)、HFD+TFG(TFG1/2,200/400 mg/kg/day),干预 4 周。进行检测体重、肝脂滴、脂肪细胞大小、血清脂质水平,并通过转录组、代谢组和 16S rRNA 测序分析机制。试验结果表明TFG 显著降低小鼠体重、肝脂滴面积和附睾脂肪细胞大小,减少粪便中甘油三酯(TG)、二酰甘油(DG)、单酰甘油(MG)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血清脂质指标(TC、TG 等)无显著变化,但肝脏和脂肪组织的形态学改善明显。TFG 降低 HFD 诱导的 Firmicutes/Bacteroidetes(F/B)比值,增加乳酸球菌(Lactococcus)、毛螺菌(Lachnospirales)和 Muribaculum intestinale 等降脂菌丰度,这些菌群与脂质代谢和产热相关。对肝脏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TFG 调节产热通路关键基因(Dpf3 下调、Atp5k 和 ND3 上调),参与线粒体功能和氧化磷酸化。说明TFG可以通过 AMPK-PGC1α 产热通路和肠道菌群调节,减少小鼠脂肪积累,展现显著抗肥胖效果。
图 3. 小鼠粪便微生物群门水平相对丰度的柱状图
该研究创新性地将成分分析、网络药理学预测与多组学实验验证相结合,首次系统阐明了 TFG 通过 “增强产热 - 调节肠道菌群” 的双重机制发挥抗肥胖作用。这一发现不仅为解析发酵茶的健康效应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以灵芝发酵绿茶为原料开发功能性减肥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有望在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预防与干预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Wu, S. J., Zhang, S. Y., Peng, B., Tan, D. C., Wu, M. Y., Wei, J. C., … Luo, H. (2024). Ganoderma lucidum: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hytochemistry, efficacy, safety and clinical study.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13(2), 568–596. https://doi. org/10.26599/FSHW.2022.9250051
[2]Lee, S. J., Cho, K. H., Kim, J. C., Choo, H. J., Hwang, J. Y., Cho, H. C., & Hah, Y. S. (202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nti-obesity effects of green, fermented, and γ-aminobutyric acid teas in a high-fat diet-induced mouse model. Applied Biological Chemistry, 67, 36. https://doi.org/10.1186/s13765-024-00888-5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灵芝多糖的心肌保护机制研究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