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精油抑制诺如病毒的多重机制解析
植物精油抑制诺如病毒的多重机制解析
导读:诺如病毒是引发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原,尤其在食品加工与表面污染控制中备受关注。一项研究探讨了肉桂、丁香与百里香三种植物精油对小鼠诺如病毒(MNV-1,常用作人诺如病毒模型)的抗病毒作用。研究从免疫调节机制到食物接触面和悬液中病毒的灭活效果,系统评估了精油的多重抑病毒机制,并探讨了其与EDTA复配的协同效应。该成果为天然消毒剂的开发和食品安全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图1. 植物精油抑制诺如病毒的多重机制图解摘要[1]。
精油如何影响宿主免疫因子?
研究首先评估了三种精油在不引发毒性的前提下是否能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实验使用RAW 264.7小鼠巨噬细胞作为模型,结果表明:低浓度的丁香(0.01%)、肉桂(0.01%)和百里香(0.007%)精油对细胞无毒性,可用于进一步免疫调节试验。通过RT-qPCR检测发现,精油处理可上调与抗病毒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Mx及OAS的mRNA表达,尤其以百里香精油作用最明显。此外,ELISA结果显示,精油显著诱导了TNF-α蛋白的分泌,IL-1β水平略有提升,IL-6则未被检测到。研究认为,这种以TNF-α为主的免疫因子激活可能有助于抑制病毒复制,建立不利于病毒扩增的细胞微环境。
精油在病毒悬液和表面上的灭活效果
研究进一步通过标准悬液试验与食品接触面(不锈钢与低密度聚乙烯)定量载体试验,评估了精油对病毒的直接灭活效果。在0.5%和1%的浓度下,单独使用三种精油对病毒滴度的抑制均小于1 log(<90%),但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联合使用后效果显著提升。以“1%精油 + 200 mM EDTA”联合处理为例,在悬液和表面两种试验中均可使病毒RNA拷贝数降低0.3–0.4 log,显示出较强的协同抑病毒效应[1]。研究推测,EDTA可能通过螯合金属离子破坏病毒颗粒结构,提高精油对病毒包膜或蛋白的破坏作用。此外,实验表明相比液体悬浮试验,表面载体试验(模拟实际应用环境)能更真实地反映精油的消毒性能,建议作为评估食品接触面消毒剂效果的推荐方法。
精油抑病毒机制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研究提出,植物精油可能通过两条路径对病毒产生抑制作用:一是直接作用于病毒结构,例如破坏病毒包膜、干扰病毒粒子与宿主细胞的结合;二是间接通过调节宿主的免疫通路,如诱导干扰素(IFNs)和抗病毒基因(Mx、OAS)表达,从而限制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复制。尽管当前研究结果主要为相关性分析,尚未通过蛋白水平实验(如Western blot)或病毒复制步骤的详细阻断实验加以确认,但初步结果已显示精油具备良好的抗病毒潜力。未来若能进一步揭示其分子作用机制,精油有望作为天然、安全、无残留的食品级表面消毒剂替代化学合成消毒产品,应用于冷链运输、食品加工环境和包装表面杀菌。
此外,精油因其芳香性、抗氧化性与消费者友好认知,在食品工业中具有良好接受度。但实际应用中需考虑精油用量对食品风味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最短作用时间与最小有效浓度,以保证在不干扰生产节奏的前提下,实现有效杀灭病毒目标。
参考文献:
[1] Hossain M I, Yeo D, Wang Z, et al. Inhibitory mechanism of cinnamon, clove, and thyme essential oils against murine norovirus and their anti-noroviral effect in suspension and on food-contact surfaces[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5: 116806.
上一篇:诺如病毒最易变区域惊现广谱疫苗突破口
下一篇:活性RT-qPCR能否判断诺如病毒感染力?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