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致死率超 50%的创伤弧菌

带你了解致死率超 50%的创伤弧菌

原创
来源:李琦
2025-07-08 10:02:49
2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创伤弧菌是一种具有强致病性的海洋细菌,通过皮肤破损处接触或经口摄入污染的海鲜均可感染人体。因此,公众应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手被蝤蛑刺了米粒大伤口,乐清一老伯感染致命创伤弧菌。从手肿痛到多器官衰竭仅用 23 小时,9 天后去世。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也称为海洋弧菌,创伤弧菌致死率超 50%,被称为“食人肉菌”。创伤弧菌自然生长在温暖海水中,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至30℃,在达到41℃时也能生长,在低于13℃的环境中会进入一种存活但不可培养状态。创伤弧菌主要分布于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海洋和河口中,常寄生在贝壳类的海洋生物中,如牡蛎、蚌等。此外,该菌也可寄生于鱼类的鳃部与内脏。

创伤弧菌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感染人体:

1. 经皮肤破损处接触含菌海水或海产品,导致坏死性筋膜炎或败血症。这种感染方式多见于渔业加工人员,也偶有纹身者接触海水后发病。

2. 经口摄入污染的海鲜,引发胃肠炎或原发性脓毒症。生食或未煮熟的海鲜是主要的感染源,尤其是易感人群更应警惕。

创伤弧菌感染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潜伏期多集中于24至72小时。其临床表现根据感染途径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

1. 创伤感染型:占感染总数的较大比例,病程分为初期、进展期和危重期。初期表现为伤口周围红斑、肿胀伴剧烈疼痛;进展期出现张力性水疱并转为黑紫色,伴有寒战、低血压等全身中毒症状;危重期则发生坏死性筋膜炎、脓毒性休克及急性肾损伤。

2. 食源感染型:分为胃肠炎型和脓毒症型。胃肠炎型以轻度腹痛、水样腹泻为主,病程自限性;脓毒症型则突发高热、心动过速、皮肤瘀斑,常伴下肢远端出血性大疱,病死率高达70%。

预防创伤弧菌感染的关键在于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海鲜,尤其是易感人群。处理生海鲜时建议戴牢固的橡胶手套,以防扎伤;若不慎被刺伤,应立即挤出伤口处血液,并用清水冲洗,再用酒精、碘伏等消毒剂消毒。此外,海边戏水时也应做好防护,尤其是易感人群或皮肤表面有创伤的人群,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海水、海产品或污水。

创伤弧菌是一种具有强致病性的海洋细菌,通过皮肤破损处接触或经口摄入污染的海鲜均可感染人体。因此,公众应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 上一篇:暂无
  • 下一篇:你了解小儿麻痹症病毒吗?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