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检测技术:纳米抗体助力快速精准识别新冠与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

突破性检测技术:纳米抗体助力快速精准识别新冠与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

原创
来源:肖锦琦
2025-07-09 17:13:24
11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近日,一项发表于《ACS Synthetic Biology》的研究为冠状病毒快速检测带来新突破——科研团队开发出基于纳米抗体的侧向流免疫测定法(LFAs),可高效检测SARS-CoV-2(新冠病毒)和ME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且兼顾单重与多重检测功能,为现场快速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冠状病毒是一类可引起人类呼吸道疾病的大型病毒家族,症状从普通感冒到严重且可能致命的疾病不等。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公共卫生系统面临巨大挑战。尽管核酸检测技术(如RT-PCR)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但其需要专业实验室和设备,难以大规模推广。因此,快速、便捷的免疫化学检测方法成为大规模筛查的重要选择。

近日,一项发表于《ACS Synthetic Biology》的研究为冠状病毒快速检测带来新突破——科研团队开发出基于纳米抗体的侧向流免疫测定法(LFAs),可高效检测SARS-CoV-2(新冠病毒)和ME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且兼顾单重与多重检测功能,为现场快速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研究内容

1 基于纳米抗体的异质侧流免疫层析法的原理

传统的RT-PCR检测虽精准,但依赖专业设备和实验室,耗时且成本高。而侧向流免疫测定法(即常见的快速检测试纸条)虽便捷,却常受限于灵敏度不足。此次研究创新性地引入“纳米抗体”(一种源自骆驼科动物的小型抗体片段),解决了这一矛盾。

纳米抗体尺寸仅约4nm,具有高稳定性、强亲和力的特点,且可通过大肠杆菌低成本大量生产。研究团队通过优化纳米抗体与金纳米颗粒的偶联工艺,构建了“捕获-检测”双纳米抗体的三明治结构检测体系(图1):当样本中存在病毒抗原时,会先与结合金纳米颗粒的检测纳米抗体结合,再被试纸条检测线上的捕获纳米抗体固定,形成可见的红色条带;剩余的纳米抗体-金颗粒复合物则被质控线捕获,确保试纸有效。

研究团队针对两种病毒的刺突蛋白(S)和受体结合域(RBD)筛选出最佳纳米抗体组合:

2 不同浓度BSA阻断条件下SARS-CoV-2侧流免疫层析法的检测限(LOD)和特异性

采用NM1226+NM1230纳米抗体对,对S1蛋白的检测限低至3.27nM,对RBD的检测限达0.94nM(图2),且与MERS-CoV无交叉反应,特异性优异。

3  不同浓度BSA阻断条件下MERS-CoV侧流免疫层析法的检测限(LOD)和特异性

通过VHH83+VHH84组合,实现对S蛋白1.75nMRBD 9nM的检测(图3),这也是全球首个基于纳米抗体的MERS-CoV快速检测试纸条。

更重要的是,该试纸条能直接检测灭活病毒:新冠野生型病毒、MERS-CoV病毒均可被清晰识别,但对新冠Delta变异株无反应,提示需针对变异株更新纳米抗体库。

4 区分SARS-CoV-2MERS-CoV的试纸条

为应对两种病毒症状相似的诊断难题,团队开发了多重检测试纸条(图4):在同一条带上设置新冠和MERS-CoV两条检测线,可同时区分两种病毒。实验显示,在0.6% BSA封闭条件下,能有效减少非特异性结合,确保结果准确。

在稳定性测试中,试纸条在4℃储存4周后仍保持清晰条带,室温储存虽有效但条带清晰度略降,无需冷链即可短期保存,尤其适合资源有限地区。

该技术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ASSURED”标准(可负担、敏感、特异、用户友好、快速稳定、设备简单),不仅可用于疫情筛查,还为其他传染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了范本。研究团队已将相关质粒存入Addgene库,助力技术推广。

未来,随着针对病毒变异株的纳米抗体更新,这一技术有望在传染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让快速、精准的现场诊断惠及更多地区。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synbio.4c00592

  • 上一篇:暂无
  • 下一篇:多起与微生物污染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火爆全网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