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Es作为转移性GIC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的潜在作用

2024-04-03 00:00:00
93次浏览
分享:
核心提示:外泌体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为外泌体可以由各种类型的细胞释放,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液中,并且外泌体的成分可以反映其来源的生物状态。

  胃肠道肿瘤(GIC)是发病率最高、转移能力最强的恶性肿瘤,对死亡率有显著影响。然而,当今仍缺乏创新和高效的胃肠道癌临床检测方法。

  4月1日,浙江大学蔡秀军/王一帆研究团队在期刊《Molecular Cancer》上发表了题为“Cancer-derived exosomes as novel biomarkers in metastatic gastrointestinal cancer”的重要综述。本文中,研究人员综述了癌源性外泌体(CDEs)在GIC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可能的潜在靶点,重点介绍了外泌体促进癌症转移的机制,强调了CDEs作为转移性GIC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的潜在作用。


  根据最新的癌症统计数据,已记录1,918,030例新发病例和609,360例癌症相关死亡(CRDs)。其中,GIC位列第二,但约占癌症相关死亡的28%。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GIC,占所有癌症病例的44%,其次是胰腺癌(PC),其5年生存率低于11%,是最致命的癌症。此外,全球GIC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转移性癌症占CRDs的90%,转移性GIC具有高度侵袭性和异质性的特点,是恶性GI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治疗靶点和诊断标志物仍不能满足GIC治疗目标的临床需求,目前迫切需要具有准确检出率和高质量特异性的新型诊断方法,特别是在转移前PC的病例中。

  随着液体活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外泌体作为检测癌症转移的生物标志物直到最近才被重视。最初,研究人员认为外泌体只是运输细胞代谢废物的脂质双分子层。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对外泌体功能的理解已经大大加深。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表明,外泌体对于从癌细胞到邻近基质和免疫细胞的细胞间通讯至关重要,通过介导免疫逃逸、促进转移前小室(PMN)形成、血管生成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来促进肿瘤转移。

  外泌体促进癌症转移的机制

  转移,也称为转移级联,可分为三个不同和重叠的阶段-播散、休眠和定植。外泌体在肿瘤转移的复杂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 在CDE的帮助下,癌细胞从原发肿瘤中分离。2.CDE可以协助癌细胞通过血流或淋巴管渗透周围或靶组织。3. CDE通过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诱导免疫抑制和逃避免疫监视。4. 外泌体携带一束蛋白质、整合素(ITGs)、RNA和DNA改变ECM,重组靶器官结构和血管,招募基质细胞促进靶器官,形成肿瘤友好微环境或PMNs。5. CDE激活EMT增加侵袭能力和促进迁移。


  癌源外泌体作为转移性胃肠道肿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CDES在肠胃癌中的临床应用

  外泌体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为外泌体可以由各种类型的细胞释放,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液中,并且外泌体的成分可以反映其来源的生物状态。尤其是,一些外泌体显示出介导癌症恶性行为的可能性。基于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利用外泌体的特性,不仅可以监测癌症的恶性行为,还可以将外泌体作为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

  在过去几十年里,GIC的检测方法层出不穷,尤其是液体活检凭借其微创、易于获取、实时监测等优势,为GIC转移前检测开辟了新的途径,特别是随着外泌体的提出,液体活检进入黄金时期。外泌体受到广泛关注,重塑了我们对癌症生物学和抗癌策略的认识,为癌症诊断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目前研究一致表明,CDEs在GIC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发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外泌体不仅可以参与EMT、PMN形成和免疫逃逸等癌前过程,还可以通过与待定位点沟通,将蛋白质和核酸输送到远处器官,为GIC转移建立一个合适的微环境。然而,将外泌体作为GIC转移检测的生物标志物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存。

  参考资料:

  https://molecular-cance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3-024-01948-6#Sec2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