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衰退是热浪期间老年人死亡的关键风险因素

2024-03-28 00:00:00
285次浏览
分享:
核心提示:该研究结果强调,功能性衰老是增强热浪抵御能力的潜在因素,评估功能衰退和实施护理战略对于有针对性地预防热浪期间的死亡至关重要。

  由于生理因素和合并症,老龄人口易受热相关死亡的影响。然而,对老龄化人口中个体脆弱性的理解是不完整的。

  2024年3月25日,清华大学纪思翰团队在Nature Medicine(IF 83)在线发表题为“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twave mortality in Chinese adults over 65 yea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评估了13,527名参与者(中位年龄= 89岁)的每日热浪暴露情况,并在2008年至2018年的随访期间评估了3,249名夏季死亡率。

  根据相对温度,热浪天的死亡风险大约增加了一倍(风险比(HR)范围= 1.78-1.98)。研究发现,在行动能力下降(HR范围= 2.32-3.20)、日常生活活动依赖(HR范围= 2.22-3.27)、认知障碍(HR = 2.22)和社会孤立(HR范围= 2.14-10.21)的个体中,热浪死亡风险增加。与目前的理解相反,在考虑到个人功能下降后,年龄并不能预测热浪死亡风险;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了年龄是风险因素外,该研究结果强调,功能性衰老是增强热浪抵御能力的潜在因素,评估功能衰退和实施护理战略对于有针对性地预防热浪期间的死亡至关重要。


  热浪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导致世界范围内人类死亡率和发病率的预估升高。在43个国家的732个地点进行的一项多国和多城市研究估计,在过去几十年中,37%的暖季热相关死亡可归因于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流行病学研究一致报告,老年人特别容易受到热浪事件的影响。根据一项建模分析,2019年,中国约有59.39万人死于非最佳温度,其中58.8万人死于低温,1.39万人死于高温。老年人群暴露在极端热浪中测试生理适应能力,年龄特异性生理因素增加了老年人在热浪中面临的挑战,例如调节体温的能力降低,热应激时出汗的改变,热引起的皮肤血流量增加受损,昼夜节律的变化,以及先前存在的慢性疾病的存在。

  人口老龄化是热浪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但具体的脆弱性风险超出了实际年龄需要评估。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高收入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预计老年人因高温死亡的人数将出现惊人的增长。据估计,到本世纪90年代,75岁及以上老人的死亡人数将增加913,986人,而在没有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下,这一数字为133,711人。人们对热浪易感因素的理解,特别是身体和认知能力的功能下降,除了众所周知的与年龄相关的风险之外,是碎片化的。虽然基于年龄的生理和疾病合并症是公认的因素,但公共卫生建议倡导在热浪期间改变行为。这些措施包括保持水分,穿轻便的衣服,洗冷水澡,呆在或搬到有空调的地方,和邻居或朋友互相检查,以减轻对健康的影响。然而,对实现这些行为改变所需的功能能力的研究,包括老年人的身体和认知方面,明显缺乏。

  大尺度时间序列是热浪易损性的主要证据来源,一些研究表明年龄和性别是影响因子。然而,时间序列主要评估生态水平的热浪暴露,由于缺乏颗粒数据,无法评估个体特征。因此,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对功能性衰老中关键个体特征(如身体和认知状态)的改变研究不足。先前的回顾性和病例对照研究提供了一些证据,证明行为改变在减轻热浪影响方面的有效性,这可能与潜在的身体状况有关。然而,这些具有可用的个人水平功能特征的病例对照研究通常是在局部进行的,样本量相对有限,在将研究结果外推到更广泛的人群时提出了挑战。关于热浪死亡率的认知功能改变的流行病学研究也很缺乏。迄今为止,尚无一项全面的全国性队列研究,重点关注影响老年人对热浪脆弱性的广泛功能决定因素。


  2008年和2018年研究人口分布与年峰值温度(Credit: Nature Medicine)

  该研究发现了中国老龄化人口中热浪死亡风险更高的证据。研究人员观察到,通过百分位数纳入相对温度的热浪定义产生了更高的效应估计,表明区域或个人适应或驯化。该研究超越了对年龄作为风险因素的传统理解,强调了功能障碍个体中热浪风险的增加。虽然功能性衰老包含多个维度,但研究结果表明,热浪易感性与身体和认知功能衰退的特定方面存在联系。具体而言,卧床不起、无法连续步行1公里或无法拜访邻居的人更容易受到热浪的影响;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澡、自制、做饭或负重)依赖他人协助的人士;还有那些有认知障碍的人,包括短期记忆减退。社会孤立增加了热浪死亡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报告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可以交谈并在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的人。自评心理健康(包括生活与健康满意度、人格和情绪)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效应修正,表明功能障碍和社会关系是热浪死亡的更相关的危险因素。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2880-4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