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损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并加剧血管衰老

2023-10-09 00:00:00
226次浏览
分享:
核心提示:该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系统内 DNA 损伤会逐渐增加,这种损伤的积累会导致血管不良后果,包括内皮功能和微血管特性受损以及动脉僵硬度增加,最终导致CVD。

  高龄是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最大危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又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高龄引起心血管疾病主要原因是导致动脉和微血管功能受损,其特征是内皮依赖性扩张(EDD)和微血管健康状况降低。

  尽管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高龄引起的动脉功能障碍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导致这种功能障碍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此外,近期研究还发现血管细胞DNA损伤是与年龄相关的动脉功能障碍和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还缺乏数据表明高龄时动脉DNA损伤带来的不良后果。

  2023年10月2日,来自犹他大学营养与综合生理学系的Anthony J. Donato教授团队在 Aging 杂志发表题为"Reduction of double-strand DNA break repair exacerbates vascular aging"的文章。

  该文章发现DNA损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并加剧血管衰老,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为了确定高龄是否会导致微血管 DNA 损伤,研究人员对来自年轻和老年人类供体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损伤DNA 进行标记。

  结果发现高龄增加了DNA损伤的内皮细胞百分比和数量,小鼠实验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总的来说,这些数据提供了高龄群体的血管系统内 DNA 损伤丰度增加的直接证据。

  ATM激酶是DNA断裂修复蛋白,为了阐明血管系统 DNA 损伤的生理后果,研究人员引入杂合或纯合敲除 ATM 激酶小鼠,发现与高龄ATM +/+小鼠相比,高龄ATM +/−小鼠的动脉DNA损伤增加,动脉衰老相关基因表达增加。

  衰老使ATM +/+小鼠的最大内皮依赖性扩张(EDD)降低了约23%。与Yg ATM +/−小鼠相比,老年ATM +/−小鼠的EDD降低幅度更大,约为38%。这些数据表明衰老增加了动脉DNA损伤,且ATM激酶的遗传减少会加速EDD的损伤。

  总而言之,该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系统内 DNA 损伤会逐渐增加,这种损伤的积累会导致血管不良后果,包括内皮功能和微血管特性受损以及动脉僵硬度增加,最终导致CVD。

  参考文献:https://www.aging-us.com/article/205066/text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