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标准法规

>

婴幼儿配方奶粉微生物指标比较

婴幼儿配方奶粉微生物指标比较

国家标准
来源:食品微生物检测
2023-03-21 00:00:00
25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GB25596-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中菌落总数指标不适用于添加活性菌种(好氧和兼性厌氧益生菌)的产品中活性益生菌的活菌数应≥106CFU/ g (mL)。

  GB10765-2021 -现行标准

  GB10765-2021《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对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所示:

  1、液态产品应符合商业无菌的要求,按GB 4789.26规定的方法检验。

  2、固态产品的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 29921的规定,其他微生物指标应符合下表


  GB10767-2021 -现行标准

  GB10767-2021《幼儿配方食品》有关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表所示:

  1、固态产品的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 29921的规定,其他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6的要求;

  2、液态产品应符合商业无菌的要求,按GB 4789.26规定的方法检验。


  GB25596-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中菌落总数指标不适用于添加活性菌种(好氧和兼性厌氧益生菌)的产品中活性益生菌的活菌数应≥106CFU/ g (mL)。

  有关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表所示:

  1、粉状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9的规定;

  2、液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商业无菌的要求,按GB 4789.26规定的方法检验。


  GB29921-现行标准

  GB 299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中也对特殊膳食用食品进行了相同的规定,其中,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仅适用于婴儿(0-6月龄)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幼儿配方食品。


  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评估专家委员会(JECFA)评估结果,该菌仅对 6 月龄以下新生儿具有较高风险,鉴于目前尚未有最新的评估结果,结合我国 2013 年〜2018 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 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GB 25596-2010)中阪崎肠杆菌的限量要求进行整合,并仍维持不变。同时,与现行检验方法标准保持一致,将“阪崎肠杆菌”修改为“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

  • 上一篇:关于进口食品安全标准的标签标识、通关事项
  • 下一篇:我国拟修订GB 2762,涉及包装饮用水、食用燕窝中亚硝酸盐限量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