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

产业前沿

>

智能噬菌体滴眼液用于临床多药耐药眼表感染

智能噬菌体滴眼液用于临床多药耐药眼表感染

转载
来源:医脉通眼科频道
2024-12-11 11:30:52
12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采用I型光敏剂(PS)ACR-DMT修饰噬菌体,开发了一种能够实现噬菌体疗法和光动力疗法(PDT)的智能噬菌体滴眼液。

2024年8月1日,武汉大学辜美佳、陈实、王连荣、柯敏和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吴明雨共同通讯在Advanced Materials 在线发表题为“The Guardian of Vision: Intelligent Bacteriophage-Based Eyedrops for Clinical Multidrug-Resistant Ocular Surface Infec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针对临床分离的MDR-PA感染引起的BK,采用I型光敏剂(PS)ACR-DMT修饰噬菌体,开发了一种能够实现噬菌体疗法和光动力疗法(PDT)的智能噬菌体滴眼液。

image.png

该滴眼液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噬菌体和ACR-DMT的优势,在低氧环境下更稳健、特异性地靶向杀灭MDR-PA,穿透和破坏生物膜,有效防止生物膜重塑。改变生物膜和免疫微环境可以无创缓解炎症,促进角膜愈合且不会形成疤痕,保护眼部组织,恢复视觉功能,防止长期不适和疼痛的发生。该方法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使得患者能够在家中治疗眼表感染,依从性高,预后良好。

细菌性角膜炎(BK)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失明的第二大原因。BK常发生于角膜外伤后,其严重程度与感染菌株的类型和毒力以及宿主免疫反应密切相关。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对各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是最常见且最危险的BK诱发因素之一。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介导的BK发病率显著增加。革兰氏阴性菌的复杂双层膜阻碍了抗生素的有效性。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MR)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十大威胁之一。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认为,过去十年中,耐多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每年至少造成32600例感染和7.67亿美元的医疗费用。开发治疗MDR-PA感染引起的BK的替代疗法至关重要。

image.png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针对一种细菌物种中的一种或几种菌株的病毒。受体结合蛋白(RBP)是宿主特异性的关键决定因素,包括尾纤维、尾尖和尾尖。噬菌体及其表面蛋白可以作为免疫原诱导免疫反应,通过吞噬作用调节先天免疫,并通过诱导抗体的产生来影响适应性免疫。

该研究了利用I型PS,ACR-DMT,结合对临床MDR-PA菌株特异的噬菌体,制备了治疗MDR-PA感染引起的BK的滴眼剂。该眼药水还通过调节炎性因子的分泌、减少伤口中的免疫细胞浸润、增强T细胞分化、控制T细胞亚群比例、减少纤维化来保护眼组织,恢复视觉功能并防止长期不适和疼痛,成功促进伤口愈合过程且不留疤痕。这一创新性噬菌体滴眼剂能够高效、安全地治疗由MDR-PA感染引起的BK,是一种克服临床耐药性治疗各种眼表感染的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

image.png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v-OOLEG53y8DlPZlA155Q

#
噬菌体
  • 上一篇:解析噬菌体抗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最新研究进展
  • 下一篇:系统性发现噬菌体基因对抗细菌免疫系统的机制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