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反复感染怎么办:专家让你找新的解决方案

幽门反复感染怎么办:专家让你找新的解决方案

原创
来源:李滢
2025-08-15 11:23:58
10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在人体胃部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后不及时治疗极易诱发胃癌。近年来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率逐年攀升,导致抗生素疗效剧降。近日全球消化科专家提出,在全球耐药性急剧上升的当下,亟需新的治疗措施以有效防控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全球约半数人口,长期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密切相关。近年来,医学界从“对症治疗”转向“普遍根除”策略,却意外加剧了抗生素耐药危机。2025年《Gut》期刊发布的全球专家共识指出,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关键抗生素的耐药率持续攀升,WHO2024年将幽门螺杆菌移出优先病原体清单的决策更凸显了治疗困境。当前监测数据显示,全球仅15%国家开展系统性耐药监测,导致多数地区陷入“经验性用药”的恶性循环。这场关乎全球公共健康的战役,需要临床实践、科研创新和政策制定的协同推进。只有通过科学用药体系重建、耐药监测网络完善和创新疗法研发的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幽门螺杆菌耐药趋势,守护人类胃健康。

幽门螺杆菌——这个潜伏在数十亿人胃中的隐形杀手,曾一度只在引发溃疡或胃癌风险时才被全力围剿。然而,随着医学界“见菌即杀”策略的全面推行,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正悄然浮现:我们手中的抗生素武器正在失效。从克拉霉素到左氧氟沙星,这些曾经所向披靡的药物,如今在全球化耐药浪潮中节节败退。当世界卫生组织突然将幽门螺杆菌移出抗生素优先清单时,科学家们发现,我们不仅输掉了一场战役,更可能正在失去整场战争……

20257月,全球顶尖消化病专家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Gut》上发表专家共识“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iotic resistance: a global challenge in search of solutions(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耐药问题:全球治疗策略亟需调整)”。

在最新的全球专家共识中,专家们总结了以下关键内容:

(1)“对症治疗”到“见菌就杀”

过去,医生只建议有胃溃疡、胃癌风险等特定问题的感染者根除幽门螺杆菌。但现在,无论有没有症状,只要检测出感染,都推荐治疗,甚至用于预防胃癌。然而,这种“广泛杀菌”的策略带来了新问题——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导致治疗失败率上升

(2)两大“王牌抗生素”逐渐失效

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曾是效果最好的抗生素。但近年来,它们的“杀伤力”正在下降:在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因克拉霉素耐药问题严重,将幽门螺杆菌列入“重点研究病原体”。然而在2024年,尽管克拉霉素耐药率仍在上升,WHO却意外将它移出优先清单,这让许多专家感到困惑。更麻烦的是,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也在全球多地快速增加,让医生们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1 2018年至2023年之间幽门螺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

(3)未来怎么办?专家提出五大对策

①全球加强耐药监测,避免“盲打”抗生素

目前,只有不到20%的国家(4/26受调查国家)在监测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情况,这意味着大多数地区的医生在开药时只能凭经验选择抗生素,导致耐药问题加剧。未来,各国需要建立更完善的耐药监测体系,定期更新本地细菌的耐药数据,帮助医生精准用药。

②个性化治疗:先检测,再用药

“一刀切”的治疗方案已经行不通了。专家建议,治疗前先做细菌耐药性检测,明确患者感染的幽门螺杆菌对哪些抗生素敏感,再选择最有效的药物组合。这样不仅能提高治愈率,还能减少无效抗生素的使用,延缓耐药性发展。

③优化现有药物组合,探索新疗法

在全新抗生素问世之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调整现有药物的搭配和剂量,以提高杀菌效果。例如:利用新型强效抑酸剂(如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能更持久地抑制胃酸,让抗生素更好地发挥作用。使用铋剂四联疗法(含铋剂的四种药物组合)在克拉霉素耐药率高的地区表现更好,可能成为替代方案。

④研发新药和疫苗,从根源解决问题

长远来看,专门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新型抗生素预防性疫苗才是终极解决方案。目前,多个研究团队正在攻关,但新药研发需要时间。而目前,也有团队成功研发食品级的新型抗幽门螺杆菌生物制剂:益生菌。未来,我们可以尝试选择这些新型生物制剂、药物或疫苗,以对抗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问题。

幽门螺杆菌耐药危机加剧:全、监测不足抗生素失效,五大对策应对“

⑤全球协作,推动科学用药指南

各国的治疗指南需要与时俱进,将本地耐药监测数据和疗效评估纳入核心内容,确保患者得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国际组织(如WHO)和各国卫生部门应加强合作,推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并确保安全有效的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可及。

(4)我们能做什么?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

不滥用抗生素:只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自行购买或随意停药。

积极配合检测:如果感染幽门螺杆菌,优先选择耐药检测后再治疗。

关注胃癌预防: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健康风险。

这场与幽门螺杆菌的战斗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只有科学用药、加强监测、加速研发,我们才能赢得胜利!

 

原文链接:https://gut.bmj.com/content/early/2025/07/10/gutjnl-2025-335523.long

#
抗幽门
  • 上一篇:暂无
  • 下一篇:“菲氏阿利斯特菌”登场:肠道共生菌如何破解实体瘤免疫耐药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