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

今日热门

>

肠道菌群移植逆转纤维肌痛疼痛机制新突破

肠道菌群移植逆转纤维肌痛疼痛机制新突破

原创
来源:张仔瑶
2025-04-28 09:51:10
682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补充UDCA或抑制小胶质细胞活性可部分缓解疼痛,健康供体的菌群移植显著改善了纤维肌痛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

20253月,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麦吉尔大学麻醉学系Weihua Cai团队在期刊《Neuron》在线发表的题为“The gut microbiota promotes pain in fibromyalgia”的研究性文章,本文章旨在探究肠道菌群对纤维肌痛的影响,为纤维肌痛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1.菌群移植直接诱导疼痛表型

将纤维肌痛患者的粪便菌群移植(FMT)至无菌小鼠后,小鼠在4周内出现机械痛、热痛和冷痛敏感度升高,并伴随自发性疼痛行为(通过小鼠痛苦表情量表评估)。长期(4个月)移植还诱发抑郁样行为,模拟了患者的共病特征。健康对照菌群移植可完全逆转这些疼痛表型,证明菌群的致病性保护性双向作用。

2.多机制协同驱动疼痛

FM菌群移植小鼠的外周单核细胞(尤其是经典单核细胞)比例增加,脊髓小胶质细胞形态呈现激活状态(分支减少、CD68表达升高)。通过小胶质细胞抑制剂PLX5622干预可部分缓解疼痛,提示神经炎症的关键作用。胆汁酸代谢异常(如血浆尿胆酸降低)与疼痛相关,口服UDCA可改善小鼠痛觉过敏。表皮神经纤维(IENF)密度下降,尤其是肽能纤维(CGRP+),与临床患者的表现一致。

3.临床转化潜力

14名难治性纤维肌痛女性患者中,健康供体菌群移植(5次口服胶囊)显著降低疼痛强度(12/14患者疼痛评分下降≥2分),并改善疲劳、焦虑、睡眠和生活质量。定量感觉测试(QST)显示冷痛阈值提高。尽管是开放标签试验,结果为后续随机对照试验(RCT)奠定了基础,并支持菌群干预作为潜在疗法。

结论

通过创新的动物模型和临床前试验,确立了肠道菌群在纤维肌痛中的核心地位,并揭示了多机制协同致病的复杂网络。尽管临床转化仍需更多证据,但健康菌群移植和胆汁酸调控已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潜力,为这一难治性疾病带来了希望。未来研究需整合多组学数据,推动精准医学在慢性疼痛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Cai W, Haddad M, Haddad R, et al. Gut microbiota promotes pain in fibromyalgia[J]. BioRxiv, 2023: 2023.10. 24.563794.DOI10.1016/j.neuron.2025.03.032

#
肠道菌群
#
胆汁酸代谢
  • 上一篇:益生菌 “打头阵”,助力新型纳米递送系统靶向清除腹泻病原菌
  • 下一篇:震惊!下丘脑竟能“遥控”肠道菌群,大脑与肠道的神秘联系被发现啦!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