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流感进入快速上升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流感进入快速上升期

原创
来源:高珺珊
2025-11-27 14:44:01
101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每到流感高发季,抗生素在家庭治疗中的使用率往往居高不下。

每到流感高发季,抗生素在家庭治疗中的使用率往往居高不下。尽管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抗生素却并不能杀死病毒,也不能缩短病程。错误的用药不仅无益,反而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增加耐药性风险。但仍有一些公众对此概念并不清楚,导致做出错误的用药选择。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包括四种类型:甲(A)型、乙(B)型、丙(C)型和丁(D)型,其中引起季节性流感的病毒为流感病毒A型和流感病毒B型。

图1主要流感大流行的全球时间线(引自参考文献)

为什么抗生素对流感无效?

抗生素是用来对抗细菌感染的,而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

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其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菌的生长发育过程,例如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或破坏细菌的DNA复制。换句话说,抗生素攻击的是细菌特有的生物化学途径。而流感病毒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生物。它们没有自身的代谢系统,必须侵入人体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进行复制和繁殖。抗生素无法进入人体细胞内去杀死病毒,更无法干扰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因此,服用抗生素治疗流感是无效的。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有哪些?

1. 耐药性:这是抗生素滥用的最严重后果。当细菌频繁接触抗生素,但又未被完全杀灭时,它们就会产生耐药性。这意味着,未来当您真正需要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感染时,这些药物可能就失效了。全球范围内,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正日益严峻,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

2. 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我们的肠道内有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它们对维持消化、免疫功能以及合成某些维生素至关重要。广谱抗生素在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许多有益的肠道菌群,导致菌群失调。这可能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长期影响免疫力,因此出现这些症状可以考虑服用益生菌来保护肠道菌群稳定。

强基益生菌焕活”菌“衡力,构筑”肠”护力

3. 副作用:任何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抗生素也不例外,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皮疹、过敏反应等,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4. 掩盖病情:在某些情况下,流感可能会并发细菌感染,例如细菌性肺炎。如果过早、不适当地使用抗生素,可能会暂时缓解一些症状,从而掩盖了真正的细菌感染,延误了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正确的治疗手段

1. 服用抗病毒药物:如要发挥最大效果,通常应在症状开始后48小时内尽早就医,在医生评估后,根据医嘱考虑口服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高风险人群(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免疫抑制人群、婴幼儿)应尽早就医治疗。

2. 对症治疗:充足休息、补液、退热与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保持空气湿润、咳嗽和喉痛的舒缓措施。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抗生素作为“预防性治疗”。

3. 疫苗的重要性:流感疫苗是预防重症和住院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即使病毒株发生变异,免疫记忆仍能降低重症风险并缩短疾病时间。

参考资料:

Jain R, Sharma H, Pena L, Jit S, Rathi B, De Oliveira RN, Verma M. Influenza virus: Genomic insights, evolution, and its clinical presentation. Microb Pathog. 2025, 205:107671.

Rosero CI, Gravenstein S, Saade EA. Influenza and Ag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Approaches in Older Adults. Drugs Aging. 2025, 42(1):39-55.

 

  • 上一篇:暂无
  • 下一篇:婴儿双歧杆菌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抑制抗菌素耐药性的传播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