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

今日热门

>

食源性病原菌种间竞争机制新突破:欧阳松应团队揭示李斯特菌生存“武器”

食源性病原菌种间竞争机制新突破:欧阳松应团队揭示李斯特菌生存“武器”

原创
来源:冯瑞珍
2025-03-20 16:55:16
1122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欧阳松应教授团队首次解析了食源性病原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通过T7SSb分泌系统释放毒素效应蛋白Ere1与免疫蛋白Eri1组成的“攻防对”(E-I pair),介导种间竞争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为理解细菌生态竞争、开发新型抗感染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引言

在微生物世界中,细菌为争夺生存空间演化出精妙的“化学武器库”。近日,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欧阳松应教授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题为《Contact-dependent antagonism is mediated by a T7SSb toxin effector–immunity protein pair via ADP-ribosylation》的研究论文,首次解析了食源性病原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通过T7SSb分泌系统释放毒素效应蛋白Ere1与免疫蛋白Eri1组成的“攻防对”(E-I pair),介导种间竞争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为理解细菌生态竞争、开发新型抗感染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细菌的“生化暗战”:E-I pair如何主宰生存竞争?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威胁食品安全的一类重要病原体,可引发严重肠道感染。研究团队以该菌为模型,发现其基因组中携带的T7SSb分泌系统能释放毒素效应蛋白Ere1。通过ADP-核糖基化修饰,Ere1可精准攻击竞争菌的核心功能蛋白:

1、靶向翻译机器:Ere1修饰延伸因子EF-Tu的R263和R280位点,阻碍其与核糖体结合,直接瘫痪竞争菌的蛋白质合成能力;

2、扰乱转录终止:Ere1对转录终止因子Rho的R88位点进行修饰,增强其与RNA的结合力,导致竞争菌基因表达失控。

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使李斯特菌在与芽孢杆菌等近缘菌的竞争中占据显著优势。

攻防一体:免疫蛋白Eri1的“双重保险”机制

为避免“误伤”自身,李斯特菌同步分泌免疫蛋白Eri1。结构解析显示,Eri1通过两种机制中和毒素:

物理屏蔽:Eri1的N端螺旋(NTH)像“钥匙”一样插入Ere1活性位点,阻断其催化功能。

酶促解毒:Eri1的ARH结构域可水解ADP-核糖基化修饰,恢复靶蛋白功能。

这种“锁钥结合+酶促逆转”的双重机制,确保了李斯特菌在释放毒素的同时自身毫发无损。

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

1、微生物生态新认知:研究揭示了革兰氏阳性菌通过T7SSb系统调控群落结构的分子基础,为解析肠道菌群平衡机制提供新视角。

2、食品安全新策略:针对E-I pair设计抑制剂,可阻断李斯特菌的生态竞争优势,降低食品污染风险。

3、抗感染治疗新靶点:通过模拟Eri1的中和机制,有望开发广谱抗菌药物,解决耐药菌难题。

理解细菌的“武器库”运作规律,将助力我们设计更精准的微生物调控方案,这对食品安全、益生菌开发乃至感染病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此项研究不仅填补了T7SSb系统在种间竞争机制领域的空白,更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随着对微生物“攻防战”的深入解析,人类有望在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领域构筑更坚固的防线。

参考资料:Guan H, Wu H, Gan M, et al. Contact-dependent antagonism is mediated by a T7SSb toxin effector–immunity protein pair via ADP-ribosylation[J]. Science Bulletin, 2025.

  • 上一篇:病毒“跑”进血液:曹彬教授团队探讨呼吸道感染重症机制
  • 下一篇:3.15晚会曝光:卫生巾、纸尿裤“翻新”新黑幕,如何选购才安心?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