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试剂在水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与方法验证指南

预制试剂在水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与方法验证指南

原创
来源:占英
2025-10-28 10:49:22
16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水质微生物检测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监控水环境质量的核心环节,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氏菌等指示菌的快速精准检出,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与环境监管效率。

水质微生物检测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监控水环境质量的核心环节,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氏菌等指示菌的快速精准检出,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与环境监管效率。随着GB/T5750-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与HJ1001-2018《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酶底物法》等标准的实施,以酶底物法为代表的预制试剂技术凭借高效、便捷的优势,逐步取代传统检测方法成为行业主流。本文结合环凯生物酶底物法检测系统(含质控样)的实践应用,系统梳理预制试剂的技术价值与方法验证规范。

一、预制试剂的技术突破:重塑水质微生物检测效率

传统水质微生物检测依赖人工配制培养基,存在操作繁琐、周期冗长、结果稳定性差等痛点。预制试剂通过标准化生产工艺实现检测流程革新,其核心优势集中体现在三方面:

1.双标适配,合规性全覆盖

优质预制试剂需深度贴合国家检测标准要求。环凯生物自主研发的MMO-MUG培养基,严格遵循GB/T5750-2023HJ1001-2018中酶底物法技术规范,针对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等多类基质均能实现精准检测。该产品通过100株标准菌株与临床分离株验证,对大肠菌群的特异性达100%,无假阴性结果,且能有效抑制非目标菌干扰,解决传统方法假阳性难题。

2.高效便捷,检测周期大幅缩短

预制试剂的即用型设计显著降低操作门槛。环凯酶底物法检测系统仅需样品处理-试剂添加-恒温培养-结果判读”4步操作,平均每分钟可完成一份样品检测,培养周期仅24小时,较传统多管发酵法缩短50%以上。对于应急检测场景,无需复杂前处理即可快速出具初步筛查结果,满足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处置需求。

3.精准灵敏,低浓度检出有保障

灵敏度是水质微生物检测的核心指标。环凯MMO-MUG培养基可精确检出低至1MPN/100mL的目标菌,远低于HJ1001-2018规定的10MPN/L检出限。通过颜色变化与荧光信号的双重判读机制,总大肠菌群(黄色反应)与大肠埃希氏菌(黄色+荧光)的区分度达99%以上,为水质污染程度的精准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028268 MMO-MUG培养基 250g/瓶 - 产品主图1

二、全场景应用方案:适配多元检测需求

预制试剂的模块化设计使其可灵活应对不同场景的检测需求,结合环凯生物检测系统的实践案例,主要应用模式包括三类:

1.定性筛查:快速判断污染状态

适用于饮用水出厂检验、管网水质巡检等快速筛查场景。操作流程为:取100mL水样加入无菌取样瓶,投入MMO-MUG培养基溶解后,36±1℃培养24小时。若溶液无颜色变化即为阴性;变黄则提示总大肠菌群阳性;变黄且经366nm紫外灯照射显荧光,可判定为大肠埃希氏菌阳性。该方法无需专业仪器,自来水厂实验室即可独立完成。

2.定量分析:精准核算污染浓度

针对环境监测站、第三方实验室等定量需求,可采用97孔定量盘法。培养后通过统计黄色孔格数(总大肠菌群)与黄色荧光孔格数(大肠埃希氏菌),对照MPN表即可计算浓度值。若需检测粪大肠菌群,仅需将培养温度调整至44.5℃,操作流程保持一致,实现一体系多指标检测。

3.合规检测:满足国标10管法要求

严格遵循GB/T5750.12-2023标准要求,取100mL水样与培养基混合后,分装至10支无菌试管,36±1℃培养24小时后统计阳性管数,对照标准MPN表获取结果。该方案已通过多地疾控中心验证,结果与滤膜法一致性达98%以上,可直接用于资质认定实验室的合规报告出具。

三、方法验证核心指南:基于质控体系的可靠性保障

根据GB27043-2023CNAS-CL01-A001-2022要求,预制试剂的检测方法需通过系统性验证,环凯生物质控样体系为验证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1.质控样操作实施流程

环凯可追溯性质控样为方法验证提供关键支撑,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300mL无菌稀释液(水或PBS缓冲液)与1300mL以上无菌瓶;

2)质控样冻干粉室温平衡10-15分钟,加入3mL稀释液溶解后转移至无菌瓶;

3)冲洗冻干粉瓶并将洗液并入无菌瓶,补加剩余稀释液至300mL,充分振荡混匀;

4)分装入3100mL取样瓶(每瓶100mL),各加入1MMO-MUG培养基;

5)混匀后倒入97孔定量盘封膜,36±1℃培养24小时;

6)判读阳性孔数并计算MPN值,结果需在质控样真值范围内即为验证合格。

2.日常质量控制要点

  • 每次检测需设置空白对照(无菌稀释液+培养基)与阳性对照(质控样),确保无交叉污染;
  • 培养基储存需严格遵循2-8℃密封条件,开封后4周内使用完毕;
  • 培养温度需校准至±0.5℃精度,避免温度偏差导致结果失真。

四、行业应用价值与发展方向

预制试剂的普及正在推动水质微生物检测向快响应、高精度、低成本转型。环凯生物酶底物法检测系统已在全国20余个省份的自来水厂、环境监测站投入使用,单批次检测成本较传统方法降低40%,应急检测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随着智能化检测设备的发展,未来预制试剂将进一步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取样-检测-数据上传全流程自动化,为智慧水务建设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从实验室合规检测到现场应急筛查,预制试剂以技术创新重构了水质微生物检测的范式。选择符合国标要求、具备完善质控体系的产品(如环凯生物HP系列),并严格执行方法验证规范,是保障检测数据可靠性、守护水环境安全的关键所在。

  • 上一篇:告别繁琐!这款大肠杆菌鉴定神器厉害了
  • 下一篇:设备藏“菌”?乳制品携“抗”?双组学技术解锁白奶酪生产的食品安全关键节点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