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响应型纳米酶平台问世!AgAu–CeO₂异质结联合益生菌实现牙周炎精准抗菌治疗
三重响应型纳米酶平台问世!AgAu–CeO₂异质结联合益生菌实现牙周炎精准抗菌治疗
背景:纳米酶的潜力与挑战
自2007年首次报道Fe₃O₄纳米酶以来,已有超过1200种纳米材料被证实具有类酶活性。其中,二氧化铈因其优异的氧化还原循环能力和环境稳定性而备受关注。然而,CeO₂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度依赖于局部温度和pH,而在生理环境中这些条件往往不理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材料设计与构建策略
研究团队设计并合成了名为AgAu C-L的复合纳米酶,其构建过程分为三步:
1.合成AgAu纳米笼:以银纳米立方体为牺牲模板,通过电溶解法制备具有中空笼状结构的银金纳米笼,其尖锐边缘和顶点可产生强局部电场,增强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2.包覆CeO₂壳层:通过水热自组装法在AgAu纳米笼表面均匀包覆厚度为6 nm和10 nm的CeO₂壳层,形成AgAu@CeO₂核壳结构。
3.偶联益生菌:利用APTES和苯硼酸进行表面功能化,最终通过点击化学将AgAu@CeO₂共价连接至罗伊氏乳杆菌表面,形成AgAu C-L复合体。
三重调控机制协同增强催化活性
AgAu C-L通过以下三种机制协同提升CeO₂的POD-like活性:
1.温度调控:AgAu纳米笼在808 nm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光热效应,使局部温度升至40–50℃,显著加速酶促反应动力学。
2.电子转移增强:AgAu与CeO₂之间形成的异质结界面促进热电子从金属向半导体转移,加速Ce³⁺/Ce⁴⁺氧化还原循环,提升催化效率。
3.pH调控:罗伊氏乳杆菌代谢产生乳酸和乙酸,降低局部pH至最适催化范围(约pH 4),进一步激活CeO₂的催化位点。

图1. AgAu C-L设计的示意图及通过三重增强纳米酶活性产生的强烈ROS风暴,高效清除牙周菌斑和抑制牙周病原菌的过程。图中展示了两个不同的时间阶段:“治疗阶段”(使用AgAu C-L进行主动干预)和“治疗后评估阶段”(影响细菌代谢)。该系统通过高效电子转移、近红外光照射以及益生菌代谢驱动的酸生成来调节局部温度和pH,从而显著增强CeO₂的POD活性。这种增强的活性诱导出强大的ROS风暴,有效清除牙周菌斑并抑制牙周病原菌。

图 2. 复合纳米材料的性能。(a–d) 在808 nm激光照射下,不同材料的FDTD模拟结果,包括(a) AgAu 纳米簇,(b) 带有6 nm CeO2壳的AgAu@CeO2,(d) 带有10 nm CeO2壳的AgAu@CeO2。(e) 比较不同CeO2壳厚度的AgAu@CeO2的酶活性。(f) 用808 nm NIR光以1 W/cm²功率密度照射10分钟后不同CeO2纳米材料的红外热成像图。(g) 相关温度曲线记录图。(h) AgAu@CeO2的温度变化。(i) AgAu@CeO2在不同激光照射强度(0.5、1 和 2 W/cm²)下,在808 nm近红外光照射下进行5个循环的光热稳定性测试。(j) 不同时间下808 nm NIR光照射下的时间依赖性酶活性。(k) 不同温度(25°C、40°C)下AgAu@CeO2纳米酶的吸收光谱。(l) ROS种类,包括⋅OH、¹O₂和O₂•−。(m) pH对AgAu@CeO2类POD活性的影响,通过在暗处或808 nm光照射5分钟后测得的EPR光谱确定。图中插图显示了相应的视觉颜色变化。(n) 在模拟牙周炎环境中,单独的L. reuteri、AgAu@CeO2和AgAu C-L对局部pH的时间依赖性酸化效果。(o) 温度对AgAu C-L类POD活性的影响。(p) 不同纳米材料的相对酶活性。(关于图例中颜色的解释,请读者参考本文在线版本。)
实验验证与性能表征
结构表征:TEM、SEM、XPS等证实了AgAu@CeO₂的成功合成与均匀分布,Ce³⁺比例显著提升,氧空位增多。
光热性能:AgAu@CeO₂在NIR照射下10分钟内升温至50℃,光热转换效率达41.8%,且具备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酶活性测试:在pH 4、40℃条件下,AgAu C-L + NIR组的POD-like活性最高,EPR检测显示其能产生·OH、¹O₂和O₂·⁻等多种活性氧物种。
pH调节能力:在模拟牙周炎环境中,AgAu C-L可将pH进一步降低0.15个单位,优于单纯益生菌组。

图3.各种纳米材料的表征。(a)Ag纳米立方体的代表性TEM图像。(b) AgAu NCs 的代表性透射电镜图像。(c) AgAu@CeO 2 的代表性透射电镜图像。(d) AgAu@CeO 2 种不同材料的 HRTEM 图像。(g)CeO中铈元素的XPS光谱2。(e) AgAu@CeO和AgAu@CeO中银、金、铀和铀的元素映射图像 2 2 。(f) 紫外-可见光谱。(h)各种样品的FT-IR光谱。(i)AgAu C-L的代表性透射电镜图像。(j)AgAu C-L的代表性SEM图像。
体外抗菌效果显著
研究团队对具核梭杆菌、戈登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牙周病原菌进行抗菌实验:
CFU计数:AgAu C-L + NIR组对具核梭杆菌的杀菌效果达到4-log减少,对多菌种生物膜也实现3-log减少。
活死染色与SEM:该组细菌死亡率达81.57%,生物膜结构严重破坏,且益生菌本身对ROS具有较强耐受性。
代谢组学分析:AgAu C-L干扰了具核梭杆菌的多种代谢通路,包括:
精氨酸-鸟氨酸-腐胺通路受阻,影响多胺合成与生物膜稳定性;
核苷酸代谢紊乱,UMP、GMP水平下降,乳清酸积累;
辅酶A合成受阻,影响能量代谢;
D-氨基酸代谢通路上调,反映细菌在氧化应激下的适应性反应。

图4. 体外抗菌效果。(a) F. nucleatum的菌落形成单位(CFU)图像;(b) S. gordonii与F. nucleatum双种培养的CFU图像。(c–d) CFU的相应统计信息。(e) 使用不同纳米材料处理后的F. nucleatum生物膜的代表性3D活/死细胞图像(绿色荧光表示活细胞;红色荧光表示死亡细胞)。(f) 使用不同纳米材料处理后的S. gordonii与F. nucleatum双种成熟生物膜的代表性3D活/死细胞图像(绿色荧光表示活细胞;红色荧光表示死亡细胞)。(g) F. nucleatum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活/死细菌比例。(h) F. nucleatum生物膜及S. gordonii双种生物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箭头指向被识别为L. reuteri的银灰色细菌(比例尺 = 1 μm)。(n = 3, p < 0.05, 误差线表示平均值 ± 标准差)。

图5. 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对 AgAu C-L + NIR 处理的 F. nucleatum 生物膜进行的综合评估。(a)处理后生物膜中上调和下调代谢物的火山图。(b)显著差异表达代谢物的柱状图。(c)AgAu C-L + NIR 特异性抗菌机制的示意图。(d)与核苷酸代谢相关的代谢物热图。(e–h)展示 AgAu C-L + NIR 处理前后 Dephospho-CoA、DAP、GABA 和 N-乙酰丙氨酸表达情况的小提琴图。(i)KEGG 富集通路图。(j)与 D-氨基酸代谢通路相关的代谢物热图。
动物实验证实治疗潜力
在大鼠牙周炎模型中,AgAu C-L + NIR组表现出最佳治疗效果:
细菌负荷:CFU计数下降约3个对数单位。
牙槽骨吸收:CEJ–ABC距离从炎症组的1.35 mm降至0.49 mm,骨吸收显著抑制。
组织学分析:H&E和Masson染色显示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胶原纤维排列接近健康组。
免疫调节:Arg-1表达上升,IL-6和TNF-α等促炎因子下降,表明局部免疫微环境得到改善。


图6. 各种纳米材料对体内牙周炎治疗效果的评估。(a) 牙周炎感染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示意图。(b) AgAu@CeO₂ 2在808 nm近红外光照射(0.5 W/cm²,10分钟)下的热成像。(c) 不同纳米材料处理后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的统计分析。(d) 使用微CT对上颌磨牙区进行三维重建(比例尺 = 1 mm)。(e) 微CT获得的上颌磨牙区三维重建对应的ABC–CEJ统计图。(f) 代表性的H&E染色图像(黄色箭头:炎症细胞)。(g) 代表性的Masson三色染色图像。(h) 牙周组织炎症区域免疫细胞数量统计分析。(i) 牙周组织炎症区域胶原降解百分比。(j) Arg-1相对免疫荧光强度。(k) TNF-α相对免疫荧光强度。(n = 3,p < 0.05,误差线表示平均值±标准差)。
生物安全性良好
细胞毒性:在100 μg/mL浓度下,L929成纤维细胞和MC3T3-E1前成骨细胞存活率均超过80%。
溶血率:各浓度下均低于5%,符合医用标准。
组织病理学:心、肝、脾、肺、肾等主要器官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结论与展望
该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三重响应型纳米酶平台AgAu C-L,通过温度、pH和电子转移的协同调控,显著提升了CeO₂在生理环境下的催化性能,实现了对牙周病原菌的高效清除与生物膜瓦解,同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策略不仅为牙周炎治疗提供了新方案,也为纳米酶在复杂生理环境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推广的设计范式。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5.123731
上一篇:视觉化检测新纪元:Argonaute助力MRSA同步双基因筛查!
下一篇:7分钟精准揪出致病菌!新型传感器革新尿路感染诊断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