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菌种保藏方法有哪些?菌种保藏原理

菌种保藏方法有哪些?菌种保藏原理

原创
来源:张依钰
2023-06-08 00:00:00
8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菌种保藏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使微生物能长期存活,并保持原种的生物学性状稳定不变的一类措施。菌种保藏的具体方法很多,原理大同小异。

  菌种保藏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使微生物能长期存活,并保持原种的生物学性状稳定不变的一类措施。菌种保藏机构的任务是在广泛收集实验室和生产用菌种、菌株、病毒毒株(有时还包括动、植物的细胞株和微生物质粒等)的基础上,将他们长期保藏、使之不死、不衰、不乱,以达到便于研究、交换和使用等目的。

  菌种保藏的具体方法很多,原理大同小异。首先应挑选典型菌种或典型培养物的优良纯种,最好保藏它们的分生孢子、芽孢等休眠体;其次,还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它们长期休眠的良好环境条件,诸如干燥、低温、缺氧、避光、缺乏营养以及添加保护剂或酸度中和剂等。干燥和低温是菌种保藏中最重要因素。据试验,微生物生长温度的低限约在-30℃,而酶促反应低限在-140℃,因此,低温必须与干燥结合,才具有良好保藏效果。在实践中,发现较低的温度更有利于保藏;细胞体积大小和细胞壁的有无对低温的反应不同,一般体积越大越敏感,无壁者比有壁者敏感,这是因为细胞内的水分在低温下会形成破坏细胞结构的冰晶。菌种冷冻保藏前后的降温与升温速度对不同生物影响不同。速冻可减少冰晶的产生,冷冻时的介质对细胞损伤与否关系极大,例如0.5 mol/L左右的甘油或二甲亚砜(DMSO)可透过细胞,并通过降低强烈的脱水作用而保护细胞;海藻糖、脱脂牛奶、血清白蛋白、糊精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均可通过与细胞表面结合的方式防止细胞膜的冻伤。

  在微生物学实验室和生产实践中最常用的菌种保藏法见表1:

  表1 7种常用菌种保藏方法的比较

方法主要措施适宜菌种保藏期
冰箱保藏法(斜面)低温(4℃)各大类1~6月
冰箱保藏法(半固体)低温(4℃),避氧细菌,酵母菌6~12月
石蜡油封藏法1低温(4℃),阻氧各大类21~2年
甘油悬液保藏法低温(-70℃),保护剂(15%~50%甘油)细菌,酵母菌约10年
砂土保藏法干燥,无营养产孢子的微生物1~10年
冷冻干燥保藏法干燥,低温,无氧,有保护剂各大类>5~15年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超低温(-196℃),有保护剂各大类>15年


  注:1 用斜面或半固体穿刺培养物均可,一般置4℃。

  2 对石油发酵微生物不适宜。

  • 上一篇:洁净室检测范围和检测指标
  • 下一篇:0.1%新洁尔灭消毒液的配方及注意事项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