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安全资讯
这两种病毒感染,可能让你更招蚊子
原创 发布时间:2023-03-22 浏览次数: 695 来源: 高珺珊

核心提示:黄病毒科如登革病毒、寨卡病毒感染后通过抑制宿主皮肤上一种重要的抗菌蛋白RELMa的表达来操控皮肤微生物菌群,增加了释放苯乙酮的细菌。苯乙酮是一种蚊虫引诱剂,从而促进虫媒疾病的传播。


  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中国传染病研究所深圳湾实验室等研究人员在《cell》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黄病毒科如登革病毒、寨卡病毒感染后通过抑制宿主皮肤上一种重要的抗菌蛋白RELMa的表达来操控皮肤微生物菌群,增加了释放苯乙酮的细菌。苯乙酮是一种蚊虫引诱剂,从而促进虫媒疾病的传播。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登革热是一种由黄病毒属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性疾病。虽然大多数感染是轻微的,但登革休克综合征和登革出血热是严重的感染形式,可致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登革热在全球128个国家流行,对36亿人构成威胁。据估计,每年有超过3.5亿人感染。

  寨卡病毒是一种由埃及伊蚊传播的病毒,也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寨卡病毒感染有轻度发烧和皮疹等症状和无症状病例。它的许多无症状病例使病毒监测变得困难。孕妇感染可导致儿童小头畸形、出生缺陷和脑炎等症状。

  已有研究表明,疟疾、感染和炎症反应都可以重塑宿主气味,从而改变媒介行为增加病原传播。皮肤上的共生微生物群是人体体味的主要来源。皮肤微生物群的组成影响皮肤的气味。枯草芽孢杆菌、表皮短杆菌、微小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这五种细菌的相对丰度与宿主对冈比亚按蚊的吸引力显著相关。

  尽管皮肤不断暴露在环境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皮肤上的微生物组成保持着高度稳定,该研究在小鼠模型中发现属于芽孢杆菌属的皮肤共生细菌是苯乙酮的主要生产者。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感染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脂细胞表达的一种抗菌蛋白RELMa的表达被抑制,使宿主皮肤上这些共生细菌的丰度大大增强。但该研究结果主要来源于实验室小鼠模型。由于小鼠皮肤生理学与人类皮肤有很大的不同,皮肤共生微生物菌群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不能排除人类皮肤中的其他共生细菌受黄病毒感染的调节,并成为苯乙酮的主要生产者。两种病毒介导的皮肤微生物菌群和苯乙酮产生的变化仍有待于在人类受试者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Zhang H, Zhu Y, Liu Z, et al. A volatile from the skin microbiota of flavivirus-infected hosts promotes mosquito attractiveness[J]. Cell, 2022, 185(14): 2510-2522. e16.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具观点和对具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載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直播视频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