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未来药典将对中药产品真菌毒素污染筛查提出新要求

未来药典将对中药产品真菌毒素污染筛查提出新要求

原创
来源:刘振杰
2024-04-24 18:15:05
409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现今在自然界中发现的真菌毒素种类已超过400种,远远超过目前常规监测的真菌毒素种类。近年来,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在不断关注新出现的真菌毒素污染问题,并不断更新技术手段以满足监管需求。

真菌毒素是一类能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毒物质,真菌毒素对人体已知的毒性作用包括: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生殖与发育毒性、以及致癌作用。

常见的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赭曲霉毒素A、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展青霉素、伏马毒素(B1、B2)及T-2毒素等,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对上述常见的真菌毒素进行了致癌性分级,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家(地区)也对食品、植物药品中的真菌毒素含量进行了限量控制。需要指出的是,现今在自然界中发现的真菌毒素种类已超过400种,远远超过目前常规监测的真菌毒素种类。近年来,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在不断关注新出现的真菌毒素污染问题,并不断更新技术手段以满足监管需求。

中药材及饮片在种植、采收、炮制加工、贮藏等环节易受到真菌污染,因此带来真菌毒素残留问题。目前已经发现,种子类、块茎类药材应注意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监控,如柏子仁、莲子、延胡索等;养殖动物类药材应注意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伏马菌素的检测监控,如土鳖虫、九香虫等;根及根茎类、香辛果实种子类药材应注意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及链格孢霉类真菌毒素的检测监控,如黄芪、甘草、肉豆蔻等;与粮谷类基质相似的药材应注意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类、麦角碱类真菌毒素的检测监控,如麦芽、淡豆豉、薏苡仁等;酸性果实类药材应注意展青霉素的检测监控,如枸杞子、乌梅、山楂等。上述污染案例可见,真菌毒素是中药产品的主要外源性有害物质之一。

《中国药典》自2000年版起制定了部分品种的外源性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中国药典》2020年版编制大纲提出“有效控制外源性污染物对中药安全性造成的影响,全面制定易霉变中药材、饮片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并将其作为中药部分工作的重中之重。

1、《中国药典》2020 年版关于真菌毒素的规定

《中国药典》2020 年版在前几版药典标准的基础上,对易发霉变质的蜂房、土鳖虫等 5 个中药材品种,增加黄曲霉毒素的限量要求(表1);薏苡仁增加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要求,这是《中国药典》针对非黄曲霉毒素的第一个限量标准。并在同版四部通则收载了“2351 真菌毒素测定法”。

表 1 《中国药典》2020 年版收载的真菌毒素限量标准

2、未来药典对于中药产品真菌毒素筛查的新要求

2022年12月19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中国药典》(2025年版)编制大纲。《大纲》指出,到2025年,全面完成新版《中国药典》编制工作。

新版《中国药典》的编制工作中,拟修订《中国药典》2020年版9305中药中真菌毒素测定指导原则。2023年4月份国家药典委员会对《9305中药中真菌毒素测定指导原则草案》进行了公示,同时发布了《9305中药中真菌毒素测定指导原则修订说明》对指导原则进行解释说明。

《说明》中对于《指导原则》修订的背景进行了详细表述“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发现了中药材、饮片及中成药中真菌毒素感染的新现象和特点,新的毒性明确的真菌毒素种类不断在中药材和饮片中检出,中成药中也相继发现真菌毒素感染,高通量筛查方法的建立和验证等内容急需纳入指导原则”。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表明更多毒性明确的真菌毒素在中药材、饮片及中成药中被发现,高通量筛查方法基本成熟,也急需纳入《指导原则》以便丰富真菌毒素的筛查方法和提高筛查效率。

《指导原则》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7 类 11 种真菌毒素的具体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增订了“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同时对33种真菌毒素进行高通量快速筛查的检测方法”。(具体的33种真菌毒素种类如表2所示)。经三家权威机构进行方法复核并出具意见,三家机构均认为增订的33种真菌毒素快速筛查方法和桔青霉素的测定方法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灵敏、快速、高效、专属。

由此可见,中国药典的修订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中药产品真菌毒素的测定范围将在原来7类11种的基础上得到极大扩展,对于中药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把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表2 《9305中药中真菌毒素测定指导原则修订说明》中33种真菌毒素

3、广微测真菌毒素筛查能力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简称:广微测),是在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基础上于1999年成立的,广东省科学院下属的一家集科学研究、公正检测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第三方检测机构。已建成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食品微生物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等为领军人物的高水平技术团队。

应对行业需求我单位建立了“产毒真菌与真菌毒素高通量筛查技术平台”,目前已建立了50种真菌毒素高通量质谱筛查方法,其中的真菌毒素种类涵盖《9305中药中真菌毒素测定指导原则修订说明》中指定的33种真菌毒素。在过去3年中,已利用该技术为部分行业龙头企业提供了真菌毒素高通量筛查服务,方法得到了验证,同时为企业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必要服务。

联系方式:刘工 13724012098(微信同号)、陈工 17675631909(微信同号)

座机:020-87137537

传真:020-87688131

联系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6号楼12层,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食品药品实验室

#
真菌毒素
  • 上一篇:食品添加剂之红曲红,红曲红色素在产品中的应用
  • 下一篇:3D-DNA Walker检测克罗诺杆菌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