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多见于老年人,肌少症要适量运动
肌少症,又称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减少症、少肌症,顾名思义就是身上的肌肉少了,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或躯体功能下降,会导致老年人跌倒、日常活动能力障碍、骨折、残疾、失能甚至死亡。
肌少症多见于老年人
中国人群肌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为5.7%~23.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如果你发现身边老人出现活动能力下降,比如易跌倒、行走困难、四肢纤细和无力……就要警惕对方是不是出现了肌少症。对此有所担忧的老年朋友们,可以用小腿围来检测。如果男性<34cm,女性<33cm,则可能有肌少症风险,建议到相关医院进一步评估。
肌少症的发病与营养素的摄入不足密切相关。
科学有效的营养干预对肌肉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是预防肌少症最有效的方法。补充蛋白质、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素有益于肌肉组织合成,对抗肌少症效果显著。在难以通过膳食满足肌少症患者营养需要的情况下,额外的营养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干预手段。
运动是获得和保持肌肉量、肌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是肌肉的天然杀手。建议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打太极拳),抗阻运动(如坐着抬脚、拉弹力带),拉伸运动及平衡运动。通过多种运动的组合,改善躯体功能和提高肌肉力量。
建议每次抗阻训练持续30~60分钟,每周至少2~3次。两次训练的时间需间隔48小时。在进行抗阻训练的前提下,建议每次有氧运动10~20分钟,每周至少3次。
运动项目的选择因人而异,应量力而行,避免跌倒和急性事件发生,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上一篇:呼吸合胞病毒是怎么传播的?感染有什么症状?
下一篇:生活中的亚硝酸盐来源和预防?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