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鲜食农产品的诺如病毒污染现状
农产品鲜食越来越广泛被消费者喜欢,可鲜食、味甜、质嫩的鲜食农产品,一度成为畅销产品。然而鲜食农产品食物中毒事件频发,其中诺如病毒(NoV)是引起“强”证据支持的食源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前10种致病微生物之一。在食源性NoV中毒事件中涉及的农产品主要有生菜、番茄、胡萝卜、蓝莓、绿葱和草莓等。
一、不同农产品污染现状
NoV是全球食源性疾病中最常涉及的病原体之一,也是欧美各国食品污染的首要原因。蔬菜和水果等鲜食农产品是传播NoV的主要载体,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都有可能被污染。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涉及农产品中NoV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报道逐年增多,在食源性NoV中毒事件中涉及的农产品主要有生菜、番茄、胡萝卜、蓝莓、绿葱和草莓等。
在美国,NoV疾病涉及的鲜食农产品中,叶类蔬菜和水果分别占比30%和21%;在欧洲,53%的NoV疾病与NoV污染的浆果有关。在我国,(2016‐2018年)河南省7%的NoV食物中毒事件与被NoV污染的水果和蔬菜及其制品有关。在最新的欧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报告中,NoV依然是最常被报道的致病微生物,并导致了最多的食源性疾病暴发数以及最多的住院人数。与欧美等国相比,我国对鲜食农产品中食源性NoV的监测及控制研究起步较晚。2016年12月,我国发布了首个用于食品中NoV检测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诺如病毒检验”(GB 4789.42‐2016)。目前,我国鲜食农产品中食源性NoV的检测数据积累较少,主要针对叶菜(生菜、苗菜)和浆果(草莓、蓝莓等)等鲜食农产品开展了NoV的检测。
表1 我国鲜食农产品中诺如病毒检出情况汇总表
二、农产品诺如病毒污染来源
1、国外灌溉水易被诺如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污染
欧美各国研究发现,灌溉水中存在多种致病微生物污染,如食源性病毒NoV、甲型肝炎病毒和轮状病毒以及致病菌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Seitz等发现NoV可在灌溉水中存活长达61 d,并始终具有感染性;Maunula等发现利用被食源性病毒污染的水源灌溉会导致水果、蔬菜被污染。Verhaelen等发现草莓被疑似NoV污染的水灌溉1 h后即检测出GI型NoV。El‐Senousy等在埃及的灌溉水及其灌溉的新鲜农产品中同时检出了GI型NoV,Itarte M等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发现草莓和生菜中检出的NoV来源于被NoV污染的灌溉水(河水)。
2、我国污水和河水中诺如病毒污染调查
在我国,农产品种植场所一般位于城市周边及乡村地区,灌溉水的主要来源是江河湖塘等地表水和地下水,易被人类或牲畜粪便污染。但我国尚未有农业灌溉水中NoV污染情况的相关研究报道。目前,仅对少数地区的污水和河水中NoV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在山东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污水以及广东省深圳市的河水中都检出了NoV。
2011‐2018年,在山东省的生活污水、广东省的环境污水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污水中都存在NoV污染,且NoV污染情况十分严重(检出率均高达80%以上)。其中,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2014年、2016年山东省的污水中NoV的检出率达到100%。在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2013‐2018年广东省的污水中GII型NoV的总体检出率高于GI型NoV,在山东省污水中GI和GII型NoV的检出情况大致相同(表2)。
经分析发现,污水及河水中NoV主要来源于腹泻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排泄物或呕吐物,经下水道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不同,可能导致污水未经充分处理便排出,进入江、河、湖泊等水域。病毒颗粒随着污水进入河流,并长期存活;后期利用被NoV污染的水源进行灌溉导致种植的水果、蔬菜被污染。
表2 水体中 NoV检测情况汇总
三、总结
NoV是一种新型的农产品安全危害因子。通常我们认为农产品中NoV的污染可能与采收后各环节中操作人员的操作、使用的加工用水等导致的交叉污染有关,但通过对农产品中NoV的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农产品中的NoV与附近地域的灌溉水、污水和人类粪便中NoV的相关性较高。现如今,健康饮食中新鲜、生食农产品的重要性显著提升,(易被NoV污染的)农产品所导致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明确鲜食农产品中NoV的污染来源将是农产品中NoV源头防控的关键。为有效控制我国鲜食农产品中食源性NoV的污染,我们建议对鲜食农产品中NoV的防控应注意关口前移,加强对鲜食农产品种植、加工与流通过程中(尤其在发生NoV疾病的高风险季节)NoV的监测、风险评估及预警,加大对潜在污染源如农业用水、有机肥或土壤中NoV的监测,开展农业生产源头的食源性病毒防控技术研究,推动鲜食农产品产供全链条中食源性病毒安全风险防控技术规范的制订,以确保我国鲜食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刘贤金,王少萌,谢雅晶.诺如病毒在我国鲜食农产品中污染情况的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2023,39(02):561-571.DOI: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4288.
上一篇:比较基因组学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的伪爆发特征
下一篇:膳食D-木糖通过诱导大肠杆菌噬菌体的产生来促进肠道健康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