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健康资讯
后新冠时代名声鹊起的蒙脱石散,居然也能应用在肿瘤治疗
原创 发布时间:2023-02-03 浏览次数: 882 来源: 张天添

核心提示:研究证明了蒙脱石散对乳杆菌形成生物膜的选择性促进作用,提高肠道内益生菌的相对丰度,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


  近日,止泻药蒙脱石散等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一时间,相关药物产品迅速脱销并发生抢购情况。新冠毒株新型分支XBB诞生以后,感染率迅速登顶,据CDC在2022年12月30日公布的数据估计XBB.1.5占美国新发感染的40.5%。其上升速度超过Omicron的其他变体,将可能成为全球新冠大流行的主要毒株之一。XBB.1.5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劳和发烧等,与当下我国流行的BF.7等症状几乎一致。而蒙脱石散等药物的囤积抢购,源于群众们对于XBB.1.5可能出现的腹泻症状的担忧。

  此次突然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蒙脱石散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听起来尘土味十足的名字也算自报家门,蒙脱石散的主要成分——蒙脱石是一种由颗粒极细的含水铝硅酸盐构成的层状矿物,其特殊的理化构造使其能应用在医药领域中充当医药载体,起控释剂功效。很多人没听过的蒙脱石散其实作为一种传统腹泻药物已经在人类医学史上服役几十年了,几乎全球都售卖这种非处方药(OTC)。而蒙脱石散的神奇功能还不仅于此,本次分享就一起来看一篇关于蒙脱石散如何助力癌症免疫治疗的文章。

  2021年2月9日,来自南京大学的董磊教授团队在Cell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 Reports》上发表题为“Smectite promotes probiotic biofilm formation in the gut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文章。该团队基于蒙脱石特异性促进益生菌形成生物膜的特性,开发出一种促进乳杆菌在肠道定植并进一步激活树突状细胞从而介导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并在荷瘤小鼠模型中初步证明了此方法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良好效果。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首先评估灌胃蒙脱石后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灌胃蒙脱石组的小鼠肠道微生物组成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具有更高的相对丰度。继而使用扫描电镜(SEM)和ConA染色方法对体外与不同细菌共培养48 h的蒙脱石微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只有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能够在蒙脱石颗粒表面形成生物膜结构,此外研究者还充分考虑到其它矿物是否可能起到类似效果,但相同条件下的高岭土、硅藻土、陶土都不支持益生菌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后续的试验证明这种现象是由于蒙脱石具有特殊离子交换微观结构,而代谢产生乳酸的益生菌能改变菌体微环境的pH值,从而选择性促进益生菌在蒙脱石表面吸附继而形成生物膜。随后,研究者证明了灌胃蒙脱石能够通过改变小鼠肠道菌群、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且,考虑到肠道中固有益生菌的数量较少,研究人员通过体外蒙脱石与乳酸菌提前24h共培养的方式构建了蒙脱石-乳酸菌微球(SLB),以此灌胃于黑色素瘤模型小鼠,通过肿瘤生长情况和黑色素瘤小鼠生存状况等指标显示出SLB处理比单独使用蒙脱石或乳杆菌更显著的抗肿瘤效果。

  为了阐明SLB是如何在体内发挥抗肿瘤效果的,研究团队在进行了初步机制探索后,使用TLR2基因敲除小鼠和报告细胞模型,揭示了SLB在肠道中通过TLR2受体介导树突状细胞(DCs)的成熟,刺激CD8+T细胞的增殖,上调细胞因子IL12、IFN-γ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更为有趣的是,通过追踪接受转移荧光标记的DCs的小鼠肠道内和肿瘤中的DCs分布情况可以证明,此机制可将成熟的DCs从肠道组织驱动到肿瘤中,募集更多的免疫细胞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为了证明此方法的应用潜力,研究团队将SLB与化疗或免疫治疗联合使用,并与单一的化疗和免疫治疗效果做比较。结果表明不仅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SLB联合化疗或免疫疗法表现出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在移植4T1免疫不敏感的乳腺癌细胞构建小鼠模型中,联合使用SLB后显著增加了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浸润,表现出可观的抗肿瘤效应。

  总之,该研究证明了蒙脱石散对乳杆菌形成生物膜的选择性促进作用,提高肠道内益生菌的相对丰度,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促进益生菌在肠道定植并进一步激活树突状细胞的新策略,并初步证明了该策略具有促进肿瘤免疫治疗的积极效果。由于蒙脱石作为腹泻类药物已在全球应用纪实年,有充足的临床证据为其安全性背书,蒙脱石促进益生菌作为一种生物治疗手段在将来的慢病治疗和肿瘤治疗医学领域还会发挥出什么样的神奇效果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12472100019X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具观点和对具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載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直播视频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