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维生素D水平在这个范围,肌少症风险大增

维生素D水平在这个范围,肌少症风险大增

转载
来源:医学新视点
2023-09-14 00:00:00
55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通过增加肠道对钙和磷酸盐的吸收来调节骨骼健康。有研究证据表明,维生素D直接影响肌肉代谢,可能具有防治衰老过程中肌无力发生的作用。

  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老年人中常见的骨骼肌疾病,60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0%~27%。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大约有20亿人患上肌肉减少症。然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逆转或改变肌少症的进展。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通过增加肠道对钙和磷酸盐的吸收来调节骨骼健康。有研究证据表明,维生素D直接影响肌肉代谢,可能具有防治衰老过程中肌无力发生的作用。

  25-羟维生素D[25(OH)D]是血液中维生素D的主要循环形式,稳定性好,是公认的评价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可靠指标。2023年《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指出,人体正常血清25(OH)D水平≥20 ng/mL。而世界上大约有30%人口的血清25(OH)D水平处于10 ng/mL~20 ng/mL范围之内(即亚理想水平),那么其与肌少症的风险有何关联?

  近期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25(OH)D亚理想水平与肌少症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此外,25(OH)D水平存在明显阈值(即20 ng/mL),高于该阈值,其水平与肌少症无显著相关性。

  这项全基因组遗传关联研究在2022年8月~2023年2月进行,纳入英国生物样本库(2006年~2010年)共295489例无血缘关系、具有完整血清25(OH)D水平、肌少症诊断和相关协变量信息的受试者,采用非线性和标准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来评估血清25(OH)D水平与肌少症风险的关系。受试者平均年龄为56.3岁,139216例(52.9%)为女性。研究主要结局为肌少症,研究次要结局包括肌少症的3个指标,即握力、阑尾瘦体重指数和步态速度。

  经多变量因素校正后,血清25(OH)D水平低于20 ng/mL与肌少症各个指标呈负相关。与血清25(OH)D水平为20.0 ng/mL~29.9 ng/mL相比,最低25(OH)D水平(即<10.0 ng/mL)与肌少症风险增加52%(风险比[OR],1.52;95% CI,1.09~2.13;P=0.01)、步态速度缓慢(OR,1.32;95% CI,1.24~1.40;P<0.001)、握力水平较低(β=-0.51;95% CI,-0.61~-0.41;P<0.001)以及阑尾瘦体重指数水平较低(β=-0.012;95% CI,-0.013~-0.011;P<0.001)相关。血清25(OH)D水平为10 ng/mL~19.9 ng/mL时,3个肌少症指标的结果相似。血清25(OH)D水平与各肌少症指标之间存在L型剂量-反应相关性。


  ▲血清25(OH)D与肌少症特征风险的表型关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在分层MR分析中,结果仅支持在最低25(OH)D水平类别中,25(OH)D水平与肌少症相关(OR,1.01;95% CI,1.00~1.02;P=0.03)。研究者在血清25(OH)D水平最低或亚理想的个体中也观察到相似的模式。

  非线性MR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肌少症风险之间存在L型关联(非线性P=0.02)。当血清25(OH)D水平低于20 ng/mL时,肌少症的OR值随着25(OH)D水平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当25(OH)D水平大于20 ng/mL时,这种关联消失,表明25(OH)D水平在20 ng/mL附近有一个明显的阈值。

  血清25(OH)D水平为10 ng/mL vs. 20 ng/mL时,肌少症的OR为1.74(95% CI,1.17~2.59)。血清25(OH)D水平越高,肌少症的患病风险似乎进一步降低。例如,血清25(OH)D水平为30 ng/mL vs. 20 ng/mL时,肌少症的OR为0.89(95% CI,0.82~0.97)。

  研究者观察到血清25(OH)D水平与握力(非线性P=0.004)和阑尾瘦体重指数(非线性P=0.004)呈反向L形相关。当血清25(OH)D水平低于20 ng/mL时,随着血清25(OH)D水平的升高,握力和阑尾瘦体重指数水平逐渐增加。然后,这种关联趋于稳定,表明在20 ng/mL附近存在阈值效应(研究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对结果变量无影响,超过某一阈值后,作用大小和/或方向可发生变化)。当评估血清25(OH)D水平与步态速度缓慢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时,研究者也观察到相似的模式(非线性P<0.001)。


  ▲血清25(OH)D与肌少症风险的遗传关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总的来说,研究结果支持25(OH)D亚理想水平(10 ng/mL~20 ng/mL)与肌少症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论文指出,还需要在25(OH)D水平不理想的受试者中进行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潜在的因果关系。

  • 上一篇:靶向该蛋白可挽救衰老引起的骨质流失
  • 下一篇:0糖0脂0卡饮料,喝了就不会发胖了吗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