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

产业前沿

>

噬菌体疗法对丁香假单胞菌及植物微生物群落动态的影响:共同进化与田间实验研究

噬菌体疗法对丁香假单胞菌及植物微生物群落动态的影响:共同进化与田间实验研究

原创
来源:陈韩芳
2025-04-07 11:09:54
5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噬菌体疗法在控制由丁香假单胞菌引发的植物病害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调节植物微生物群落的组成。

2025年,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Impact of Phage Therapy on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 and Plant Microbiome Dynamics Through Coevolution and Field Experiments》,该研究深入探讨了噬菌体疗法在控制植物病原菌——丁香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简称Pss) 方面的潜力,并评估了该疗法对植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丁香假单胞菌是广泛分布的植物病原菌,能引起多种农作物的病害,例如豆类的细菌性褐斑病和樱桃的细菌性疮痂病。当前,防治该菌株的传统手段主要依赖铜制剂和抗生素。然而,这些化学药剂不仅具有较高的环境毒性,还可能促进抗药性菌株的产生。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更为环保且高效的替代策略。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防治方法,噬菌体疗法因其对目标病原的高度特异性、自我复制性和自我限制性等特点,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从感染Pss的植物样本中分离并筛选出多种噬菌体。通过斑点法(plaque assay)等技术,研究人员确定了这些噬菌体的宿主范围及裂解能力。

为研究噬菌体与Pss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将Pss与噬菌体在实验室环境中共同培养,并定期传代。此实验设立的目标是观察细菌对噬菌体的抗性进化情况,并追踪噬菌体在压力下的反向适应性变化。该实验为筛选高效且不易产生抗性的噬菌体株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研究人员将选定的噬菌体混合液喷洒在植物上,并监测其对Pss引起的病害控制效果。与此同时,收集植物叶片和土壤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噬菌体处理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混合液显著降低了植物叶片上Pss的种群密度,有效减轻了病害症状。特别是在共同进化实验中,经过多代培养后,噬菌体对野生型Pss的裂解效率进一步提升,且能有效感染并杀灭具有抗性突变的细菌。例如,噬菌体株MR6在与Pss共同培养6代和10代后,完全抑制了野生型Pss的生长,并在2000分钟内未出现抗性。

通过对田间实验中收集的植物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者发现,噬菌体疗法对植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噬菌体处理组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有所提升,且一些有益微生物(如固氮菌、放线菌等)的相对丰度增加。这一发现表明,噬菌体疗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原菌,还可能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从而提升植物健康。

该研究为噬菌体疗法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展现了噬菌体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生物防治工具的巨大潜力。通过共同进化实验筛选出的高效噬菌体组合,未来有望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从而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抗药性风险和环境污染。此外,研究揭示了噬菌体疗法对植物微生物群落的调节作用,为探索噬菌体与植物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doi: 10.1111/1462-2920.70076

 

#
噬菌体
  • 上一篇:缺氮水稻土中感染肠杆菌的噬菌体对土壤氮循环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 下一篇:量子点标记噬菌体编码的RBP 55作为荧光纳米探针,用于灵敏和特异性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