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提取物立大功!兽用出血性败血症疫苗培养基优化增产35%

酵母提取物立大功!兽用出血性败血症疫苗培养基优化增产35%

原创
来源:刘嘉艳
2025-08-21 09:46:44
837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为解决出血性败血症疫苗规模化生产难题,研究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发现酵母提取物和葡萄糖是最佳氮碳源,经响应面法优化后生物量提升35%,成本降低81%,为兽用疫苗量产提供新方案。

研究背景

出血性败血症(HS)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导致牛、水牛等反刍动物急性死亡,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接种疫苗是防控关键,其中gdhA基因缺失的减毒多杀性巴氏杆菌B:2型疫苗因能提供8-10个月herd immunity且保护效果优异,成为重要候选。但该疫苗大规模生产依赖昂贵的脑心浸液(BHI)培养基,成本高达11美元/升,制约了在资源匮乏地区的普及。同时,现有培养基生物量产量低,难以满足商业化需求。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效的培养基配方,通过优化营养成分提高菌株生物量,对推动该疫苗产业化、提升HS防控能力至关重要。

97124fa4-3396-4245-ac01-1d079ce76e23

研究方法

研究以gdhA缺失的多杀性巴氏杆菌B:2型为对象,首先筛选最优氮源和碳源:测试酵母提取物、蛋白胨、氯化铵、硫酸铵4种氮源(10 g/L),以及葡萄糖、蔗糖、白砂糖、可溶性淀粉4种碳源(2 g/L),通过测定600 nm处光密度(OD)和干细胞重量(DCW)评估生物量。随后优化关键成分浓度:调整酵母提取物(5-20 g/L)、葡萄糖(1-4 g/L)、氯化钠(3-7 g/L)、磷酸钠(2.0-4.0 g/L)浓度,确定适宜范围。最后采用响应面法(RSM)的中心复合设计(CCD),以4种成分为变量,设5个水平,进行30组实验,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分析数据,建立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最优配方并验证。同时进行时间进程研究,监测24 h内生物量变化。

研究结果

氮源和碳源筛选结果显示,酵母提取物作为氮源时生物量最高(2.03±0.15 mg/mL),显著高于蛋白胨(1.30±0.26 mg/mL)和无机氮源(<1.0 mg/mLp<0.05);以酵母提取物为氮源时,葡萄糖作为碳源效果最佳(2.03 mg/mL),蔗糖、白砂糖等效果较差(p<0.05)(表2、表3)。

 

1901efa7-008b-4fa2-b51a-4e1319d4fa15 

关键成分浓度优化发现,酵母提取物浓度升高(5-20 g/L)显著提升生物量(1.43-2.83 g/Lp<0.05),而过高的葡萄糖、氯化钠和磷酸钠会抑制生长(表4)。

f810d4c7-6960-4451-a61f-e0b090cc3990 

中心复合设计(CCD)分析显示,最优配方为酵母提取物15.64 g/L、葡萄糖1.91 g/L、氯化钠3.06 g/L、磷酸钠2.48 g/L,此时生物量达3.10 mg/mL,较未优化培养基(2.03 mg/mL)提升35%。模型拟合良好(R²=0.8440p<0.05),响应面图(图1a-c)显示酵母提取物与其他成分的交互作用对生物量影响显著(表5、表6)。

08eb744c-2035-40ef-a951-5e7de1e6e47f 

144c64b7-de47-413f-8c86-76fa562ad87a 

ac9581cb-80cf-4407-883d-e7ca563ab75b 

时间进程研究表明,24 h时生物量达峰值(2.83 mg/mL),且细胞活力与OD600呈线性相关(图2)。

676a67aa-cb27-4530-8ffd-272f886ea2c4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成功优化出低成本高效的兽用出血性败血症疫苗培养基,生物量提升35%,成本降至2美元/升,较BHI培养基降低81%,为疫苗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这一成果突破了传统昂贵培养基的限制,利于资源匮乏地区推广,助力提升畜牧业HS防控能力。从农业微生物角度,酵母提取物的高效应用为其他兽用疫苗培养基优化提供了借鉴,证明天然营养物质在微生物培养中的巨大潜力。未来可探索连续发酵等工艺进一步提升产量,测试该配方对其他巴氏杆菌菌株或疫苗生产的适用性,加速产业化转化,推动全球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兽用疫苗培养基高密度×无血清×支持定制

参考文献:

OSLAN S N H,LOO J S,MOHAMAD R,et al.Optimization of medium formulations for biomass vaccine production of gdhA derivative Pasteurella multocida B:2 using statistical experimental design [J].Biocatalysis and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2025,64:103504.

  • 上一篇:禽沙门氏菌防控突破:多表位疫苗+乳酸菌载体的创新应用
  • 下一篇:意大利成功研发猪脑心肌炎自体疫苗,田间试验保护5050头猪无一发病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