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K-21 细胞无血清 / 无动物蛋白培养基用于兽用狂犬病疫苗生产的评估
BHK-21 细胞无血清 / 无动物蛋白培养基用于兽用狂犬病疫苗生产的评估
研究背景
狂犬病是致死性脑炎疾病,全球每年约 5-7 万人死亡、1000 万人接受暴露后治疗。传统兽用狂犬病疫苗生产依赖 BHK-21 等连续细胞系,但细胞增殖阶段需添加动物血清,存在多种风险,且高质量血清成本高昂。同时,欧美监管机构鼓励生物制品生产减少或消除动物源成分,因此亟需开发无血清 / 无动物蛋白培养基,替代仍在发展中国家使用的感染脑组织疫苗,实现安全、低成本的兽用狂犬病疫苗生产。
关键突破
BHK-21 细胞培养基适配
测试 2 种 SF 培养基(HyQ PF CHO、Ex Cell 520)与 3 种 APF 培养基(HyQ PF CHO MPS、Ex Cell 302、Rencyte BHK),通过直接切换或多步适应法实现细胞适配(表1)。
(1)T 瓶静态培养:
适配后的细胞在 4 种培养基中均能生长,其中 HyQ PF CHO 与 HyQ PF CHO MPS 表现最优(表2)。
(2)Spinner 摇瓶动态培养:
选择 HyQ PF CHO 与 HyQ PF CHO MPS 进行摇瓶培养(图 1),结果显示:
细胞生长:两种培养基中细胞生长趋势一致,4 天后生长停滞,最大细胞密度分别达 1.9×10⁶ cells/ml(HyQ PF CHO)与 2×10⁶ cells/ml(HyQ PF CHO MPS),比生长速率分别为 0.054 h⁻¹、0.048 h⁻¹。
代谢产物:HyQ PF CHO 中乳酸(18 mM)、氨(3 mM)积累量高于 HyQ PF CHO MPS(乳酸 10.5 mM、氨 2.7 mM),且氨浓度超过 BHK 细胞抑制阈值,推测氨积累是细胞生长停滞的主要原因;两种培养基停滞时残余葡萄糖浓度均高于葡萄糖米氏常数(Kₘ=0.8 mM),排除葡萄糖限制因素。
狂犬病病毒生产
(1)Spinner 摇瓶病毒产率:
BHK-21 细胞感染狂犬病病毒 PV 株(MOI=0.1)后,两种培养基病毒产率相近(图 2):
HyQ PF CHO MPS:感染后 9 天达最大病毒滴度 1.7×10⁶ FFU/ml,3 天后细胞密度骤降。
HyQ PF CHO:感染后 10 天达最大病毒滴度 1.79×10⁶ FFU/ml,6 天后细胞密度开始下降。
病毒分泌均与细胞密度下降同步,证明两种培养基均适用于狂犬病病毒生产。
(2)2L 生物反应器优化:
重点优化培养模式、灌注速率与 MOI 三个关键参数:
培养模式:灌注模式利于细胞增殖(图 3),循环模式下细胞密度稳定但活性低,切换至灌注模式后细胞活性恢复;感染阶段需采用批次模式(因旋转过滤器易被细胞碎片堵塞)。
灌注速率:HyQ PF CHO MPS 中,0.33-0.38 反应器体积 / 天的恒定灌注速率最优(图 5、6),速率过高(>0.38)会稀释细胞自分泌生长因子,导致细胞密度下降;此速率下细胞密度最高达 2.9×10⁶ cells/ml,葡萄糖消耗充足且乳酸积累可控。
MOI:MOI=0.3 时感染效率显著高于 MOI=0.1,感染后 2 天细胞感染率达 100%,4 天达最大病毒滴度 5.2×10⁵ FFU/ml(HyQ PF CHO)、1.3×10⁶ FFU/ml(HyQ PF CHO MPS)。
实验疫苗效价验证
采用 HyQ PF CHO MPS 培养基生物反应器培养产物制备疫苗(经 0.8μm 过滤澄清、β- 丙内酯灭活、添加稳定剂与氢氧化铝佐剂),通过 NIH 测试评估效价,实验疫苗保护效价达 1.5 IU/ml,符合 WHO 对兽用狂犬病疫苗的效价要求,可替代含血清培养基制备的疫苗(实验室规模含血清疫苗效价约 3 IU/ml,工业规模数据暂缺,无法直接对比)。
结论与展望
研究确定 HyQ PF CHO 与 HyQ PF CHO MPS 为 BHK-21 细胞生产兽用狂犬病疫苗的最优无血清 / 无动物蛋白培养基,明确 2L 生物反应器的关键工艺参数(灌注速率 0.33-0.38 反应器体积 / 天、MOI=0.3、增殖期灌注 / 感染期批次),制得的疫苗符合 WHO 标准,解决了传统血清培养基的污染风险与成本问题。
未来可进一步优化病毒株适配(经多代适应提升病毒滴度)、扩大反应器规模至工业级,并探索培养基成分对细胞自分泌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提升细胞密度与病毒产率,推动该工艺在发展中国家犬只大规模免疫中的应用。
了解更多高效、安全兽用培养基方案,请点击下方小卡片!
参考文献
Kallel H, Jouini A, Majoul S, et al. Evaluation of various serum and animal protein free media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veterinary rabies vaccine in BHK-21 cells[J].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2, 95(2): 195-204.
上一篇:机器学习加速开发高性能无血清培养基
下一篇:对抗幽门螺杆菌的新武器:靶向脲酶E亚基的DNA疫苗在小鼠模型中展现强大保护力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