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物源”ETEC疫苗MecVax完成关键一跃:2微克剂量即可阻断七大黏附素与双毒素,儿童与旅行者腹泻疫苗触手可及
“无动物源”ETEC疫苗MecVax完成关键一跃:2微克剂量即可阻断七大黏附素与双毒素,儿童与旅行者腹泻疫苗触手可及
2025年8月,《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Weiping Zhang团队的最新成果:通过替换培养基为“无动物源Soytone”,成功生产出与动物源版本产量、免疫原性、保护效力完全等效的多价蛋白疫苗MecVax;同时在小鼠模型中将最低有效剂量精准锁定为2微克/抗原。这意味着全球首款可同时阻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七大黏附素(CFA/I、CS1-CS6)及热稳定/热不稳定毒素(STa/LT)的注射疫苗,向符合国际监管标准的Ⅰ期临床迈过最关键的一道门槛。
一、疾病负担与疫苗空白
ETEC每年导致约2-3亿例腹泻,其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逾5万例,亦是国际旅行者腹泻的首要病原体(占30-70%)。现有抗生素治疗面临耐药激增,而WHO“理想疫苗”路线图中,ETEC被明确列为“高优先级尚未获批疫苗”。核心难点在于:
- 菌株表面抗原异质——7种主要黏附素交替出现;
- STa毒素仅18-19个氨基酸,免疫原性极弱,传统灭活方式失效;
- 工业化生产必须使用无动物源培养体系,以满足FDA/EMA对生物安全与可追溯的严苛要求。
二、MecVax设计原理
该团队2018年首创“多表位融合抗原”(MEFA)平台:
- 以CFA/I主要亚基CfaB为骨架,表面嵌合CS1-CS6关键中和表位,形成单一蛋白“CFA/I/II/IV MEFA”;
- 将3个STa无毒突变体(STaN12S)串联后,与LT减毒突变体R192G/L211A融合成“3xSTaN12S-mnLTR192G/L211A” toxoid;
两者等质量混合即为MecVax。此前研究显示,肌肉注射3微克即可在猪、兔模型中降低>99%肠道定植并阻断毒素腹泻,但生产仍依赖含动物蛋白胨的2×YT培养基,无法直接用于人体研究。
三、本研究突破
- 工艺升级
采用Terrific Broth Complete与2×YT两种商品化“植物源Soytone”配方,完全替代传统动物源蛋白胨。40 mL摇瓶水平下: - CFA/I/II/IV MEFA产量5.0-5.3 mg;
- toxoid产量4.0-5.2 mg;
SDS-PAGE条带强度、Western blot识别度与动物源对照完全一致,证明替换不影响表达与折叠。 - 免疫等效性
每组6只BALB/c小鼠(铝佐剂)经初免-二免程序后,ELISA滴度(log10)显示: - 抗CFA/I:4.3-4.4;
- 抗CS1-CS6:3.3-3.7;
- 抗STa:3.5-3.7;
- 抗LT:3.3-3.6;
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功能验证
- 黏附抑制:Caco-2细胞模型中,七种ETEC参考株(含不同黏附素组合)与免疫血清孵育后,黏附率下降61-72%,三组血清保护力一致。
- 毒素中和:T-84细胞cAMP/cGMP检测显示,STa诱导的cGMP从45.6 nM降至8.8-10.2 nM;CT(LT同源)诱导的cAMP从115.5 nM降至27-29 nM,均恢复至基线水平。
- 剂量精炼
在0-5微克梯度试验中,1微克组虽可产生抗体,但STa中和活性缺失;2微克组与3、5微克组在IgG滴度、黏附抑制及毒素中和上表现一致,故被确定为“最低有效剂量”。与此前3微克相比,剂量减少33%,意味着未来每剂成品节省成本约20%,且可部署于更灵活的缓释或联合疫苗平台。
四、产业化与监管路径
- 合规性:植物源Soytone已列入FDA“安全辅料”列表,下游纯化无需变更色谱条件;发酵、纯化、复性得率≥80%,具备放大至5000 L发酵罐的潜力。
- 佐剂选择:本研究同时验证了铝佐剂与dmLT佐剂均可提供同等保护,为后续婴幼儿(铝佐剂)与成人旅行者(dmLT增强)双路线开发提供数据。
- 稳定性:4 ℃储存6个月、25 ℃加速4周,抗原效力下降<10%,符合WHO“热带地区无需冷链”目标。
- 下一步:团队已提交IND前沟通(Pre-IND)申请,计划2026年启动Ⅰ期临床,拟招募18-45岁健康成人,采用0、21天两剂方案,主要终点为安全性与免疫原性,次要终点包括体外中和抗体持续时间和对野生ETEC挑战的体外抑制率。
五、市场与公共卫生影响
- 儿童市场:若2029年完成Ⅲ期并获批,GAVI预估算每剂出厂价1.5-2美元,覆盖GAVI支持国家可每年减少约4万例死亡,直接医疗节省>1亿美元。
- 旅行者市场:欧美每年出境>5亿人次,其中约20%遭遇腹泻。疫苗如获FDA加速审批,预计2030年前可被纳入CDC“旅行者门诊”推荐,潜在峰值销售>5亿美元。
- 技术外溢:MEFA平台已同步用于霍乱、志贺氏菌疫苗研发,形成“一平台多产品”管线,可降低边际研发成本30%以上。
六、挑战与展望
- STa天然免疫原性弱,需持续监测长期抗体衰减;
- 多黏附素覆盖虽广,但ETEC地域差异大,后续将补充CS7、CS12等表位升级“MecVax 2.0”;
- 大规模III期需跨多国开展,临床终点(腹泻发病率)受环境、菌群背景影响,需标准化攻毒模型。
结语
从“动物源”到“无动物源”,从“3微克”到“2微克”,MecVax用扎实的数据证明:兼顾安全、成本与广谱保护并非遥不可及。随着IND进入倒计时,全球首款针对ETEC的重组蛋白疫苗离儿童与旅行者的背包越来越近,也为抗击耐药细菌腹泻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欧美联合”技术范式。
了解更多高效、安全兽用疫苗培养基相关信息,请点击下方小卡片了解!
参考文献:https://doi.org/10.1111/1348-0421.70008
上一篇:噬菌体扩增速率与抗生素相互作用研究
下一篇:“发酵豌豆淀粉”登陆高端宠粮:萨省大学试验证实犬猫代谢与肠道双重受益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