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隐形盟友”锁杀海鲜杀手:共生菌联手噬菌体,让致病弧菌无处扎根

用“隐形盟友”锁杀海鲜杀手:共生菌联手噬菌体,让致病弧菌无处扎根

原创
来源:陈韩芳
2025-09-25 15:09:20
3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研究探讨共生菌与噬菌体在抑制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定殖中的协同作用,并分析这一研究对未来抗感染策略的潜在影响。

近年来,随着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微生物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生物膜(Biofilm)和微生物群落(Microbiomes)在维持生态平衡和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肠道、皮肤等区域,肠道微生物群和其他共生微生物通过与宿主及病原体之间的复杂交互,维护了宿主的健康和免疫防御。而细菌病毒(噬菌体)的介入为这一复杂系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常见的致病性细菌,能够引发食物中毒等疾病,给公共卫生带来极大威胁。其通过定殖宿主并形成生物膜的方式,抵御宿主的免疫系统及抗生素的干预,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微生物群落中共生菌(commensals)与噬菌体(phage)的相互作用,试图揭示它们如何共同抑制病原菌的定殖,并为抗感染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将结合2025年发表在《npj/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的一篇文章“Synergistic effects of commensals and phage predation in suppressing colonization by pathogenic Vibrio parahaemolyticus,探讨共生菌与噬菌体在抑制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定殖中的协同作用,并分析这一研究对未来抗感染策略的潜在影响。

研究探讨了共生细菌与噬菌体联合作用在抑制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定殖过程中的潜力。研究人员使用了实验室培养的副溶血性弧菌s、共生细菌和噬菌体模型,研究了共生细菌与噬菌体如何协同作用抑制致病菌的生物膜形成和定殖。研究显示,在共生细菌和噬菌体的协同作用下,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定殖显著受到抑制,尤其是在小肠和胃部环境中。通过噬菌体的裂解作用,致病细菌的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共生菌通过竞争营养、占领生态位等方式进一步限制了致病菌的生长。

此外,研究还揭示了共生细菌与噬菌体之间的复杂互作机制。共生细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噬菌体的感染,而噬菌体则通过对致病细菌的选择性裂解作用,增强了共生细菌在生态位上的占有率。整体来看,二者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抗病原菌的效果,并显示了微生物群落中不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这一研究为微生物群落中的天然抑菌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解,同时为开发基于微生物群落调节的抗感染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的结果强调了共生细菌与噬菌体之间的协同作用在抑制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定殖方面的重要性。通过联合使用共生细菌和噬菌体,研究表明能够有效抑制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膜形成及其在宿主中的定殖。这一发现为未来开发新的抗感染疗法提供了新的方向,尤其是在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基于微生物群落的治疗方法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研究还进一步揭示了微生物群落的多层次互动机制,特别是共生细菌与噬菌体在宿主生态系统中的双向促进作用。共生菌通过占据生态位、竞争营养等方式抑制致病菌的生长,而噬菌体则通过裂解致病细菌来增强共生细菌的生态竞争力。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不仅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定殖,还能够促进宿主的免疫防御功能,帮助维持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健康。

最后,研究指出,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共生细菌与噬菌体联合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尤其是在复杂的微生物环境和多重耐药菌的背景下。这些研究可能为临床提供新的抗感染策略,尤其是在传统抗生素治疗无效时,提供更多的选择。

共生菌和噬菌体作为微生物群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相互作用不仅在自然环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为治疗耐药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对微生物群落作用机制理解的深入,未来有望发展出基于微生物调节的创新疗法,帮助抵御包括副溶血性弧菌在内的多种致病性细菌的侵害。我们期待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探索微生物群落中各类微生物的协同效应,为抗感染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https://doi.org/10.1038/s41522-025-00802-x

#
噬菌体
#
微生物
#
农业微生物
  • 上一篇:“吃”掉超级细菌的病毒:新型噬菌体FS19-1把守你的餐桌安全
  • 下一篇:平台技术能否让动物“打一针”就防病?全球专家勾勒细菌疫苗新蓝图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