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肺军团菌噬菌体LME-1的发现揭示人类疾病的关键决定因素
嗜肺军团菌噬菌体LME-1的发现揭示人类疾病的关键决定因素
宿主细胞为细胞内细菌提供保护,使其免受恶劣环境条件和免疫反应的影响,但对于许多细胞内病原体来说,这种保护似乎并不像曾经想象的那样是绝对的。已经确定了可以杀死宿主细胞内细菌的噬菌体,包括沙门氏菌、分枝杆菌和衣原体。即使在尚未分离出稳定噬菌体的病原体中,例如嗜肺军团菌 ,噬菌体防御系统的存在表明噬菌体易感性。嗜肺军团菌革兰阴性胞内菌,水生环境中常见,可引起军团病(严重肺炎),发病率上升。以往认为军团菌在原生生物宿主内可躲避噬菌体,无完整前噬菌体报道,噬菌体存在性成谜。LME-1之前被认为是30 kb的非功能性噬菌体残留元件,本研究成功激活LME-1并证明其为功能性噬菌体。
1、LME-1的激活与噬菌体颗粒形成
实验设计:在LME-1中插入氯霉素抗性基因(CmR),高浓度氯霉素筛选高拷贝LME-1的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限制性酶切验证LME-1高拷贝状态。
结果:成功获得可形成噬菌体颗粒的LME-1活化株,电镜显示典型短尾噬菌体形态(类似T7),质谱鉴定出12种LME-1编码的结构蛋白。
图1:选择具有高拷贝数的 LME-1 基因会导致噬菌体颗粒的产生
2、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
分辨率为衣壳2.1 Å,尾孔复合物1.9 Å,具有二十面体衣壳,直径约60 nm,尾部长约15 nm,结构与T7噬菌体高度相似,具有独特的头部装饰蛋白,与海洋噬菌体Carin-1最接近。
图2:LME-1 病毒颗粒的高分辨率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
3、LME-1具有感染性并抑制胞内生长
在感染实验中无法形成噬斑,但可通过附着实验和溶原化实验验证感染性,LME-1能吸附并感染缺乏LME-1的嗜肺军团菌株。
在巨噬细胞中,LME-1显著抑制细菌增殖(最多降低20倍),即使在液体培养基中无显著影响,在胞内环境中仍有效。
图3:噬菌体 LME-1 能够感染嗜肺军团菌,并导致其在细胞内的生长出现缺陷
4、Lag-1基因介导对LME-1的抗性
实验室株Lp01对LME-1天然抗性,筛选获得敏感突变体,全部突变位于lag-1基因,Lag-1为LPS O抗原乙酰转移酶,其缺失导致噬菌体可吸附。删除lag-1后,LME-1可吸附并感染,回补lag-1恢复抗性,部分菌株还存在CRISPR-Cas系统提供第二层防御。
图4:肺炎克雷伯菌的 lag-1 基因能够抵御噬菌体 LME-1 的侵袭
5、Lag-1与人类疾病的关联
Lag-1阳性菌株(Pontiac亚群)占临床分离株的80%,Lag-1介导的LPS修饰赋予对人血清补体的抗性。因此,Lag-1在环境中被噬菌体选择,偶然增强人类致病性。10个Sg1亚群中,5个含lag-1,全部抗LME-1附着,其余5个无lag-1,多数可被感染。
图5:在含有 lag-1 的 sg1 子群中,对 LME-1 的附着抵抗以及随后的感染情况
6、环境选择驱动人类毒力
人类是进化死胡同,毒力特质是环境选择的副产品。Lag-1在环境中提供噬菌体抗性,在人类中提供补体抗性, 增强生存能力。LME-1的存在解释了为何Lag-1在临床菌株中高度富集。
图6:嗜肺军团菌对人体传染性的环境决定因素
结论:本研究在嗜肺军团菌这种长期被认为“没有噬菌体”的病原菌里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噬菌体LME-1,并且发现这个噬菌体与细菌的毒力进化直接相关——细菌为了抵抗噬菌体感染而获得的lag-1基因,恰好也让细菌能在人类血清中存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80%的军团病都是由含有lag-1的菌株引起的。
参考来源:10.1126/sciadv.adx9722
上一篇:通过受体结合蛋白分析预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宿主范围
下一篇:基于噬菌体开发新型抗菌尾蛋白的策略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