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刹车菌”惊现!一杯下肚,肝脏脂肪直降60%

脂肪肝“刹车菌”惊现!一杯下肚,肝脏脂肪直降60%

原创
来源:赵辉
2025-08-07 10:01:38
13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脂肪肝只能少吃多动?最新研究告诉你:肠道里的一位‘特种兵’——Phocaeicola dorei,已经悄悄把病情按下了暂停键。”

脂肪性肝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脂肪肝,是一种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和脂肪变性的疾病。它就像一个 “隐形杀手”,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肝脏健康。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嗜酒、药物性肝损害等都是导致脂肪性肝病的常见原因。许多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感到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等。但如果不加以重视,任由病情发展,可能会引发肝硬化、肝纤维化,甚至肝细胞癌等严重并发症。如果你有上述症状,记得及时去医院检查哦!

肠道菌群就像是肠道内的 “生态系统”,里面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失衡与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想象一下,肠道菌群就像一个和谐的 “社区”,各种微生物相互协作,维持着肠道的正常功能。然而,当这个 “社区” 受到不良饮食习惯、抗生素滥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时,就会出现 “动荡”,一些有害菌大量繁殖,有益菌数量减少,这种失衡就可能为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埋下隐患。比如,失衡的肠道菌群可能会影响胆汁酸的代谢,而胆汁酸在脂质消化吸收、调节脂质和葡萄糖代谢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一旦胆汁酸代谢紊乱,就可能导致脂肪在肝脏中堆积,进而引发脂肪性肝病。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俗称脂肪肝)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当肝脏被过多脂肪“包围”,会逐渐走向炎症、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和肝癌。传统干预靠减重、运动和药物,但疗效有限,患者迫切需要新的“破局点”。近年,“肠-肝轴”概念大热:肠道菌群可通过代谢产物与肝脏“对话”,影响肝脏脂质堆积、炎症和修复。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一种低调却功能强大的共生菌——Phocaeicola dorei(以下简称P. dorei)。202583日,翰林大学Ki Tae Suk教授团队联合首尔国立大学Do Yup Lee教授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题为“Phocaeicola dorei ameliorates progression of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by regulating bile acid, lipid, inflammation and proliferation”的研究性文章,该研究通过结合人类临床数据与动物实验,发现P. dorei通过以下四条路径改善肝病进展。

第一招:重塑胆汁酸谱

胆汁酸就像是脂质消化吸收的 “小助手”,而Phocaeicola dorei能够对胆汁酸代谢进行精细调节。它可以促使胆汁酸的组成和含量更加合理,帮助身体更好地消化吸收脂肪,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异常堆积。例如,它可能会促进某些有益胆汁酸的生成,这些胆汁酸能够更有效地乳化脂肪,使其更容易被消化酶分解,从而减轻肝脏处理脂肪的负担。

第二招:给脂质代谢“减脂”

除了调节胆汁酸代谢,Phocaeicola dorei还能直接作用于脂质代谢过程。它可以影响脂肪的合成、分解和转运等环节,让脂质代谢恢复到正常轨道。比如,它可能会抑制肝脏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脂肪的合成;同时,促进脂肪分解的相关酶的活性,加速脂肪的分解利用,从而降低肝脏中的脂肪含量。

第三招:按下炎症“静音键”

脂肪性肝病往往伴随着肝脏的炎症反应,而炎症又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伤。Phocaeicola dorei在这方面也能 “大显身手”,它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肝脏的炎症程度。就像给发炎的肝脏 “降降温”,缓解肝脏的不适,为肝脏的修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招:刹车肝细胞“过度增殖”

MASLD 后期常伴随异常增殖和纤维化。P. dorei 通过调节 p53/p21 TGF-β/Smad 信号,抑制肝细胞过度增殖和星状细胞活化,从源头减缓纤维化风险。

虽然目前关于Phocaeicola dorei的研究还处于科研阶段,但这一发现无疑为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和预防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未来,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补充含有 Phocaeicola dorei益生菌制剂,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脂肪性肝病。就像给肠道的 “生态系统” 引入一位 “得力助手”,帮助肠道恢复平衡,进而促进肝脏健康。当然,在这之前,还需要科学家们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虽然不能直接使用Phocaeicola dorei来改善健康,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可以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预防脂肪性肝病。比如,合理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这些食物就像是肠道有益菌的 “美食”,能够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避免给肠道菌群带来不良影响。同时,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减少压力等,也都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和谐以及肝脏的健康。

Phocaeicola dorei为脂肪肝病带来新希望的同时,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清平院士团队在益生菌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健康领域增添了更多惊喜。吴清平院士团队深入研究益生菌与多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成功筛选出多株具有独特功效的专利菌株,仿佛开启了一座“益生菌宝藏”。抗幽门螺杆菌的植物乳植杆菌LP1Z,为胃部健康保驾护航;降血糖菌株植物乳植杆菌84 - 3,助力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缓解高血压菌株植物乳植杆菌61-2,为高血压患者带来舒缓;抗皮肤老化功能的发酵粘液乳杆菌XJC60,让肌肤重焕青春光彩;促进睡眠的植物乳植杆菌L5,帮助失眠者拥抱甜美梦乡。这些研究成果有力证明,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特定益生菌菌株及其联合应用在多种疾病防治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不仅为医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希望和改变。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些科研成果能够尽快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Jieun Choi, Ye Rin Choi, Min Kyo Jeong, et al. Phocaeicola dorei ameliorates progression of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by regulating bile acid, lipid, inflammation and proliferation. Gut Microbes. 2025-08-03;17(1):2539448.

 doi:10.1080/19490976.2025.2539448.

  • 上一篇:具 ABCG2 表达能力的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稳态发挥抗高尿酸血症潜力
  • 下一篇:痛风“克星”现身?乳酸片球菌SWU-HX39竟能让尿酸暴跌近五成,还能修复肾脏!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