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终结者”?红曲黄色素双剑合璧:一边“锁住”尿酸合成酶,一边“打通”肾脏排泄通道!

痛风“终结者”?红曲黄色素双剑合璧:一边“锁住”尿酸合成酶,一边“打通”肾脏排泄通道!

原创
来源:郝宇
2025-09-04 09:29:15
5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红曲黄色色素(MYPs)作为天然功能性成分,通过双重机制改善高尿酸血症:一方面竞争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减少尿酸生成;另一方面调节肾脏尿酸转运蛋白(URAT1、GLUT9、ABCG2)表达,促进尿酸排泄。同时,MYPs可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并保护肝肾功能,为高尿酸血症的饮食干预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策略。

高尿酸血症HUA)作为一种全球性代谢紊乱疾病,其患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显著上升,尤其在年轻人群中呈现爆发式增长。临床定义为男性血清尿酸(SUA)水平超过420 μmol/L、女性超过350 μmol/L,是痛风、慢性 kidney 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据统计,中国HUA患病率已达16.4%,美国成人患病率超过20%,且患者群体逐渐年轻化,与高嘌呤饮食、sedentary生活方式及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

当前临床降尿酸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尿酸生成(如别嘌醇、非布司他)或促进尿酸排泄(如苯溴马隆)发挥作用,但存在肝肾毒性、心血管风险及耐受性差等局限。因此,从天然产物中挖掘安全有效的降尿酸成分成为研究热点。红曲霉菌(Monascus spp.)发酵大米产生的红曲黄色色素(MYPs)是一类传统食用色素,其主要成分莫纳可林(MS)和红曲黄素(AK)已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抗炎及代谢调节活性。然而,MYPs对高尿酸血症的改善作用及机制尚未明确,这一研究空白为探索新型功能性食品干预策略提供了契机。

近期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王成涛教授团队在Foods上发表了题为Monascus Yellow Pigments Ameliorate Hyperuricemia via Dual Mechanisms: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ion and Uric Acid Transporter Modulation (ABCG2, URAT1, and GLUT9)的研究论文。为探究红曲黄色色素(MYPs)改善高尿酸血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团队首先通过体外实验发现MYPs对黄嘌呤氧化酶(XOD)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达61.25 mg/mL,分子对接证实其主要成分莫纳可林(MS)和红曲黄素(AK)可通过氢键与XOD活性位点关键氨基酸残基结合,结合能(-6.2-6.63 kcal/mol)优于传统药物别嘌醇;随后构建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每日给予次黄嘌呤500 mg/kg+氧嗪酸钾300 mg/kg),设置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别嘌醇阳性对照(20 mg/kg)及MYPs//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干预7天,结果显示MYPs高剂量组可使血清尿酸水平从模型组307.43 μmol/L降至128.12 μmol/L(与别嘌醇效果相当),且显著降低肝肾功能指标(ALTASTBUNCRE),减轻肝肾组织病理损伤;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MYPs通过下调肾脏尿酸重吸收转运蛋白URAT1GLUT9表达,上调排泄转运蛋白ABCG2表达促进尿酸排泄,同时提高抗氧化酶(SODCAT)活性、降低MDA水平以缓解氧化应激,抑制NLRP3 inflammasome通路减少IL-1β、IL-6等炎症因子释放,并通过增加 Lactobacillus 等抗炎菌丰度、降低促炎菌比例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最终在细胞、动物及分子层面系统验证了MYPs的双重降尿酸机制及多靶点保护作用。

本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红曲黄色色素MYPs)改善高尿酸血症的双重机制:一方面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减少尿酸生成,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肾脏尿酸转运蛋白(URAT1GLUT9ABCG2)促进尿酸排泄,同时兼具抗氧化、抗炎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动物实验证实,MYPs200 mg/kg剂量下可显著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且无肝肾毒性,其效果与别嘌醇相当,但安全性更优。

研究为高尿酸血症的饮食干预提供了全新思路:MYPs作为天然发酵产物,具有来源安全、多靶点协同的优势,有望开发为功能性食品或膳食补充剂。未来需进一步通过临床研究验证其在人体中的有效性及剂量-效应关系,并探索其与传统药物联合使用的潜力,以降低副作用风险。此外,MYPs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标准化工艺优化,将是推动其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方向。

参考文献:Xue F, Zhu R, Li J, et al. Monascus Yellow Pigments Ameliorate Hyperuricemia via Dual Mechanisms: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ion and Uric Acid Transporter Modulation (ABCG2, URAT1, and GLUT9). Foods. 2025 Aug 8;14(16):2765. doi: 10.3390/foods14162765. 

#
高尿酸
  • 上一篇:从肠道到肾脏的“抗衰老密码”:这款益生菌如何改善老年小鼠肾健康?
  • 下一篇:少吃多动还不够?双歧杆菌:让我来助攻!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