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毒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综述了饮用水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品(DBPs)的毒性效应及其对生物体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DBPs 可对个体、细胞和遗传水平产生不良影响,且其毒性因种类繁多和性质复杂而难以明确。文章总结了近期针对 DBPs 毒性效应的研究,包括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遗传水平的生物毒性评估,并探讨了当前研究的进展、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背景:饮用水消毒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成就,有效消除病原体,预防水源性疾病。然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多种 DBPs,这些化合物与增加的膀胱癌、结直肠癌和流产风险相关。尽管已有研究关注三氯甲烷(TCM)等 DBPs 的致癌性,但 DBPs 的总体毒性仍然不明确。
研究方法:本综述回顾了不同生物学水平上 DBPs 毒性效应的研究,包括使用生物测定法评估 DBPs 对完整生物体生理功能的干扰、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对遗传物质的损害。此外,还介绍了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分析等计算方法来预测 DBPs 的毒性效应。
主要结果:
DBPs可能扰乱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影响激素的正常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这些内分泌干扰作用可能导致生物体的生殖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和其他健康问题。
图1.( A ) IAA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内分泌毒性;( B ) IAA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T3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NIS :钠/碘转运体, TRH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SH :促甲状腺素, TSHR :促甲状腺素受体, DIO1 :脱碘酶1 , T4 :甲状腺素)的内分泌毒性。
DBPs 的细胞毒性主要通过影响细胞活性来评估,研究发现某些未受管制的氮含量 DBPs 比受管制的碳含量 DBPs 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使用CHO细胞作为模型,评估了多种DBPs的细胞毒性,发现一些新识别的DBPs比受管制的DBPs具有更高的毒性。
图2.采用CHO细胞评价新兴DBPs的细胞毒性:( A )卤代酪氨酰DBPs;( B )卤代酚、卤代硝基苯酚、卤代羟基苯甲醛、卤代羟基苯甲酸
使用HepG2等人类肝细胞癌系评估的结果显示,某些消毒副产品(DBPs)对人类细胞的毒性与在CHO细胞中的观察相似。DBPs能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揭示其毒性机制。研究了DBPs与细胞内特定靶标如过氧化氢酶的相互作用及其亲电/亲核反应性。通过QSAR模型预测了DBPs的细胞毒性,并探讨了毒性与DBPs结构特征的关联。在不同细胞系中测定了DBPs的IC50和LC50,发现新兴环状DBPs的细胞毒性通常高于脂肪族DBPs。同时,强调了考虑DBPs毒性的物种特异性在选择模型生物进行毒性测试时的重要性。
图3.用于DBPs细胞毒性实验的人体细胞系。
DBPs 能够损伤 DNA 和染色体,导致突变,遗传生物测定法常用于评估 DBPs 的毒性。DBPs能够引起DNA的直接损伤,包括双链断裂和氧化损伤,这些损伤可通过多种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DBPs的基因毒性作用可能通过氧化应激、DNA烷基化,以及干扰DNA修复机制等多种途径。使用Ames试验和微核试验等方法评估了DBPs的突变性,发现某些DBPs能诱导染色体损伤和微核形成。
图4.DBPs致DNA损伤的机制。
主要结论:DBPs 的毒性评估对于降低饮用水消毒带来的健康风险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 DBPs 的毒性机制,开发新的毒性数据获取技术,建立定量比较毒性数据库,并考虑 DBPs 作为复杂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此外,研究应关注新发现的 DBPs,尤其是那些浓度适中但毒性高的化合物,以改进消毒技术,更新 DBPs 法规,提高饮用水质量。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rac.2024.117545
上一篇:致胖菌-巨单胞菌
下一篇:浅水湖泊底泥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动态变化过程与风险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