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好心情!揭秘饮食如何通过肠道影响你的大脑

原创
来源:商燕燕
2024-11-28 11:35:03
15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你就是你吃的东西”这句话,但你知道吗?我们的饮食不仅影响体重和健康,还会影响情绪和认知能力。近年来,科学家揭示了饮食、肠道微生物和大脑健康之间的神秘联系,称之为“饮食-微生物群-肠道-大脑轴”。这一研究领域为理解心理健康和神经疾病的原因,以及探索可能的治疗方案,打开了新的大门。

什么是“饮食-微生物群-肠道-大脑轴”?

我们的肠道中栖息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这些肠道微生物群不仅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还能通过与免疫系统、代谢过程及神经信号通路的互动,影响大脑功能。这种双向交流系统被称为“肠-脑轴”。研究表明,饮食是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最强有力的方法,因此,“饮食-微生物群-肠道-大脑轴”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

那么饮食是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健康的饮食对人体有积极的影响,比如被誉为“最佳饮食模式”的地中海饮食,它富含全谷物、蔬菜、水果、坚果和健康脂肪,有助于肠道内有益细菌的繁殖。这些有益细菌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促进肠道健康,同时通过免疫和代谢途径增强认知能力和情绪稳定性。反之,西方饮食中的高脂肪、高糖成分则与肠道菌群失衡相关,导致炎症增加。这种炎症不仅损害肠道健康,还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影响大脑,增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风险。

科学家发现,饮食模式的变化可以在24小时内迅速影响肠道微生物群。例如,从高脂肪饮食切换到植物性饮食,短短一天内肠道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就会发生显著变化。这表明,健康的饮食选择可以快速带来积极的健康效应。

肠道微生物如何与大脑“对话”?

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肠道微生物通过发酵膳食纤维产生SCFAs,如乙酸、丙酸和丁酸。这些代谢物不仅是肠细胞的能量来源,还能通过血液进入大脑,调节神经递质的生成,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免疫信号:肠道是人体免疫细胞最集中的地方。健康的饮食模式可以通过肠道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保护大脑免受慢性炎症的侵害。神经递质生产:肠道微生物还参与了多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如“快乐分子”血清素。研究表明,90%的血清素在肠道内合成,而饮食和微生物的互动是这一过程的关键。迷走神经的作用:迷走神经是连接肠道和大脑的主要通路。通过这条“信息高速公路”,肠道微生物可以将信号传递到大脑,影响情绪和行为。 1.png

饮食如何帮助预防心理健康问题?

降低抑郁和焦虑风险:地中海饮食中的多酚和膳食纤维被发现能够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这些菌群会生产抗炎物质,从而减轻焦虑和抑郁的症状。支持认知功能:老年人坚持健康饮食,如地中海饮食,可以改善认知能力,延缓痴呆症的发生。这种作用与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丁酸盐水平增加密切相关。缓解特殊疾病:特殊饮食如生酮饮食,被发现对癫痫患者有效。这种饮食模式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抑制神经炎症,减少癫痫发作频率。 2.png

如何通过饮食改善身体和精神健康?

选择全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水果和蔬菜,是肠道有益菌的最佳“养分”。摄入益生菌和发酵食品:酸奶、开菲尔、泡菜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可以直接补充肠道有益菌,提高菌群多样性。减少高脂高糖饮食:少吃甜食和快餐,有助于减少肠道炎症,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坚持长期健康饮食:研究表明,饮食对肠道微生物的长期影响可能大于短期效应。因此,坚持健康饮食是保持肠道和大脑健康的关键。

在现代社会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快速上升,而传统治疗手段存在局限性。“饮食-微生物群-肠道-大脑轴”的发现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我们或许可以降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同时改善现有治疗的效果。此外,这项研究还将对未来的个性化医疗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分析个体的肠道微生物群,医生可以制定出更精准的饮食干预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从饮食开始呵护你的大脑

这篇研究揭示了健康饮食对大脑和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通过选择科学的饮食模式,我们不仅可以改善肠道微生物群,还能增强认知能力、稳定情绪,甚至预防某些神经精神疾病。肠道微生物的世界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领域,它提醒我们,简单的饮食选择可能会对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下一次当你准备大快朵颐时,不妨想想,这顿饭不仅会影响你的身体,还会影响你的大脑。吃得更健康,才能活得更开心!

参考文献:Elizabeth Schneider, Kenneth J. O’Riordan. Feeding gut microbes to nourish the brain: unravelling the diet–microbiota– gut–brain axis. Semin Cancer Biol. 2024;6: 1454–1478. doi: 10.1038/s42255-024-01108-6.


  • 上一篇:专题-中药多糖-往期高水平经典案例汇总-Carbohydrate Polymers-18篇
  • 下一篇:替代蛋白是否是“蛋白质缺口”的最优解?如何理性看待所谓的“蛋白质缺口”?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