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峡炎链球菌可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

咽峡炎链球菌可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

原创
来源:陈雅
2024-11-30 18:16:56
29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胃部组织中的咽峡炎链球菌丰度与预后呈显著负相关,咽峡炎链球菌可通过精氨酸代谢通路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移植CD8+T细胞的分化和浸润

咽峡炎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不产孢子、不运动的细菌,主要存在于口腔、鼻腔和胃肠道中,能引起侵袭型化脓性感染。胃癌(GC)是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能够促进胃炎、萎缩和肠化生。然而,只有1%~3%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最终发展为胃癌,由此推断胃癌发生可能存在其它诱因。

2024年1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和沈祖尧教授及其团队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Streptococcus anginosus promotes gastric inflammation, atrophy, and tumorigenesis in mice”的研究性文章,,首次指出咽峡炎链球菌是促进胃癌发生的幕后黑手。2024年11月26日,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教授、复旦大学张钊教授联合加拿大贝克曼研究所的Ajay Goel教授在Cell Discovery发表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andscape of the intratumoral microbiota reveals that Streptococcus anginosus increases the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发现胃部组织中的咽峡炎链球菌丰度与预后呈显著负相关,咽峡炎链球菌可通过精氨酸代谢通路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移植CD8+T细胞的分化和浸润。

黄-1.png

在该研究中,作者收集了609份来自胃癌患者的组织样本,包括290个肿瘤样本和319个肿瘤相邻正常组织样本,对这些组织样本进行16S rRNA测序。作者根据测序结果的微生物组特征将肿瘤样本分为6个亚型,发现链球菌或假单胞菌丰度高的患者预后明显较差。在这两组患者中,作者观察到肿瘤组织中康肿瘤CD8+T细胞耗竭、肿瘤耐药/逃逸相关M2巨噬细胞数量增加。这一发现表明,除了幽门螺杆菌外,假单胞菌和链球菌也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进一步在小鼠中进行了实验,发现咽峡炎链球菌会显著促进肿瘤的增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咽峡炎链球菌组中CD8+ T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同时指示增殖的Ki-67、增殖侵袭和转移的N-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的水平升高。与此同时,作者还发现抗生素治疗可以显著逆转咽峡炎链球菌的促癌效果。作者对相关代谢途径进行了分析,发现咽峡炎链球菌精氨酸通路增加了鸟氨酸的丰度,这可能是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主要贡献者。

该研究表明首次基于肿瘤内微生物群对胃癌患者胃部组织样本进行了分子亚型分析,并揭示了不同的微生物特征具有不同的预后和临床意义。此外,作者发现并证实,除幽门螺杆菌之外,咽峡炎链球菌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作者的研究结果证实,咽峡炎链球菌通过改变精氨酸代谢途径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还抑制CD8+ T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分化和浸润,最终促进胃癌的发生和进展。因此,咽峡炎链球菌可能是未来胃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参考文献:

1. Fu K, Cheung AHK, Wong CC, et al. Streptococcus anginosus promotes gastric inflammation, atrophy, and tumorigenesis in mice. Cell.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2, 2024. doi:10.1016/j.cell.2024.01.004

2. Li Yuan, Libin Pan, Jing Zhao,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andscape of the intratumoral microbiota reveals that Streptococcus anginosus increases the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Cell Discovery.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6, 2024. doi:10.10338/s41421-024-00746-0


  • 上一篇:益生菌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的应用
  • 下一篇:肠道细菌竟变成致癌凶手!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