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分泌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反式脂肪酸分泌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鞘脂是一类由鞘氨醇骨架及其修饰组成的生物活性脂质,包括神经酰胺、鞘磷脂和鞘糖脂等,广泛参与膜结构维持和信号转导。鞘脂代谢紊乱与肥胖、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肿瘤、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
反式脂肪酸(TFAs)是一类含有反式双键的非共轭不饱和脂肪酸,其结构直链化,与顺式脂肪酸不同。TFAs来源包括反刍动物食品(天然)和氢化植物油及高温油炸食品(加工)。研究表明,TFAs摄入可升高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这项研究通过体内外代谢示踪和药物干预,揭示了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SPT)在肝脏脂蛋白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SPT对反式脂肪酸(TFAs)具有更高的底物偏好性,能够通过促进鞘脂代谢和脂质分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具体而言,反油酸(elaidate)比油酸(oleate)更易被SPT用作底物,进入鞘氨醇骨架并参与神经酰胺等鞘脂的合成代谢。同时,反油酸代谢优先定位于鞘磷脂(SM),并显著增加外周血中SM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分泌,从而加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沉积。此外,SPT的不同亚型在脂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也有差异,其中SPTLC3通过促进鞘脂合成和脂蛋白分泌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而SPTLC2则表现出相反功能。
通过抑制SPT活性(如使用多球壳菌素),可以减轻反式脂肪酸引起的肝脏脂质累积、脂蛋白分泌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反式脂肪酸在心血管疾病中表现出负面影响,但近期研究也发现其可能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积极作用,如通过促进肿瘤抗原呈递来增强免疫反应,提示反式脂肪酸的作用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
全文链接:DOI:10.1016/j.cmet.2024.10.016
上一篇:果糖危害大,或可促癌,赶紧扔掉“高果糖玉米糖浆”
下一篇:专题-中药多糖-往期高水平经典案例汇总-Carbohydrate Polymers-18篇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