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与骨骼健康:发酵豆奶能否成为抗骨质疏松的“新宠”?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进而导致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尽管目前已有多种药物用于治疗和缓解骨质疏松,但长期使用往往伴随副作用。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干预手段成为研究热点。
近期发表在《Food & Function》上的一项研究提出,利用益生菌发酵豆奶或许是改善骨质疏松的新方法。研究团队以大豆异黄酮为切入点,通过益生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JM053发酵豆奶,大幅提升了其中异黄酮苷元的含量,这种形式的异黄酮更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研究采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模型,评估发酵豆奶对骨骼健康的作用。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发酵豆奶显著减轻了大鼠体重下降,降低了炎症因子(如TNF-α)的水平,并提高了骨形成标志物(如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更重要的是,通过骨小梁微观结构的观察,发酵豆奶组的大鼠表现出骨小梁数量增加、骨密度升高和骨折减少的显著效果。
图 1 (a) TNF-α的变化;(b) IL-1 的变化;(c) IL-6 的变化;(d) IL-10 的变化。
图2大鼠股骨的 MicroCT 扫描。
此外,研究还揭示了肠道菌群在骨质疏松改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发酵豆奶不仅能恢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还能调节有益菌群如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这种益生菌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影响了肠道代谢产物的组成,从而有助于骨代谢的正常化。
图3 (a) 门水平的微生物组成,以及 (b) 属水平的微生物组成。
发酵豆奶的抗骨质疏松机制与大豆异黄酮的转化密切相关。普通豆奶中的大豆异黄酮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难以直接吸收,而通过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JM053的发酵,苷元含量从8.56 µg/mL提高至78.62 µg/mL,大幅增强了其生物利用度。这一过程不仅优化了豆奶的营养价值,也为开发功能性食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展示了益生菌发酵技术的潜力,将其应用于传统食品的改造,不仅满足了健康需求,还为骨质疏松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创新思路。然而,研究也指出,该方法目前仅在动物模型中验证,未来仍需在人类试验中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发酵豆奶因其丰富的大豆异黄酮苷元及其对骨质疏松的改善作用,展现出成为抗骨质疏松功能性食品的巨大潜力。这项研究为食品科学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也提醒我们日常饮食调控对健康的重要性。
文献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4/fo/d4fo04381b
上一篇:植物基饮食增加有益肠道微生物
下一篇:装甲益生菌的口服递送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