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压力与肠道菌群的“博弈”,决定癌症的走向?

心理压力与肠道菌群的“博弈”,决定癌症的走向?

原创
来源:邹陈悦
2025-03-13 09:34:54
463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心理压力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平衡,进而促进癌症的发展。这项研究结果揭示了心理压力触发癌症干扰的微生物群依赖机制,也为癌症的临床提供了潜在的干预途径!

        大连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题为“Gut dysbiosis conveys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activate LRP5/β-catenin pathway promoting cancer stemness”。该研究揭示了心理压力如何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来促进乳腺肿瘤的生长和癌症干细胞特性的机制。研究发现,心理压力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失调,进而激活LRP5/β-catenin信号通路

       鉴于已有研究证实压力能够影响肠道菌群结构,且肠道菌群的变异与癌症干细胞状态存在紧密联系,本研究团队因此选择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入手,深入探索精神压力如何诱发乳腺癌干细胞特性的潜在机制。他们先基于无菌小鼠和无特定病原体小鼠,构建了肿瘤模型,然后让两组小鼠分别接受慢性束缚应激处理或不处理。研究揭示,精神压力通过HPA轴、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等物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肠道微生物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肠菌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下一步便是识别出其中最关键的一种细菌。总体来看,在慢性束缚应激处理组的小鼠中,尽管微生物α多样性保持稳定,但β多样性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出显著差异,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些研究发现慢性束缚应激会显著改变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针对特定细菌的深入分析揭示,在三种乳腺癌小鼠模型中,慢性束缚应激处理组小鼠粪便样本中的Akk菌数量均显著降低。灌胃补充Akk菌后,不仅能有效减轻慢性束缚应激导致的焦虑行为,还能显著减缓肿瘤的生长速率。此外,肿瘤中干性因子的表达也得到了抑制。

       肠道微生物群落通过其代谢产物对宿主生理状态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慢性束缚应激可导致小鼠粪便中丁酸含量下降,而补充黄花菜醇提物及其主要酚类物质NICOCCA均能显著提升慢性束缚应激小鼠粪便中丁酸水平。尽管Akk菌的代谢产物中不包含丁酸盐,但其可能通过调节其他肠道细菌的代谢活动促进丁酸盐的产生。进一步研究显示,Akk菌、丁酸钠(NaBu)及高纤维饮食能有效抑制应激诱导的肿瘤生长,减轻焦虑样行为,并削弱癌症的侵袭性。心理压力的加剧会导致Akk菌丰度减少,进而抑制丁酸生成,促使乳腺癌细胞获得干性特征;然而,补充Akk菌或丁酸盐后,LRP5的表达被抑制,从而阻断了促进癌细胞干性维持的信号通路。

       该研究揭示了乳腺癌患者中焦虑和抑郁评分与Akk菌和丁酸水平之间的负相关性,以及与LRP5/β-catenin表达水平的正相关性。这一结果与先前的研究相吻合,例如,有研究指出乳腺癌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高,确诊后1年内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病率最高可达50%。此外,根据一项发表在Plos Med杂志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2年和4年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这一发现与乳腺癌患者中较高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相一致。这表明对于承受心理压力的乳腺癌患者而言,Akk菌和高纤维食物可能是潜在的干预策略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精神压力促进肿瘤发展的新机制,并为癌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干预途径。

       参考资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5-02159-1

  • 上一篇:Cell-揭示短双歧杆菌的定植与功能奥秘!
  • 下一篇:“肠道菌群+免疫疗法”会是下一代癌症杀手吗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