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如何“遥控”卵巢健康?IBD与PCOS的跨器官对话
肠道菌群如何“遥控”卵巢健康?IBD与PCOS的跨器官对话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则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高雄激素血症和多囊卵巢形态。炎症性肠病(IBD)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两种看似毫不相关的疾病,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因果关系,而肠道菌群和血液代谢可能是这一关系的“幕后推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和血液代谢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肠道菌群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等,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和代谢状态,而血液代谢的变化又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研究IBD与PCOS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背后的机制,对于理解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4月19日,北京儿科研究所张鹏研究院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蓉教授等团队合作在Gut上在线发表题为“Unravelling the causality betwee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mediated by gut microbiota and blood metabolism: insights from two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的研究性文章,首次证实了IBD与PCOS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是关键中介因子,且克罗恩病的直接致病效应强于溃疡性结肠炎。
图1 文献基本信息
在该研究中,作者推测IBD可能通过破坏肠道菌群并改变血液代谢物水平,从而诱发PCOS。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作者结合了两组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揭示了IBD与PCOS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潜在机制。本研究使用了FinnGen数据库和UK Biobank队列中的大规模基因组数据。作者将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评估了IBD对PCOS的因果效应,结果表明,IBD是PCOS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且这种因果效应具有方向性(即从IBD到PCOS,而非相反)。作者进一步探究了肠道菌群和血液代谢物在IBD-PCOS因果路径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提示特定菌群可能通过调控代谢途径影响卵巢功能。作者进一步构建了因果路径模型,从而解析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贝叶斯网络揭示了IBD-PCOS因果路径的复杂性。在克罗恩病暴露网络中,Christensenellaceae-r-7直接诱导PCOS,而其他因素则通过间接路径发挥作用。相比之下,溃疡性结肠炎对PCOS的因果效应完全依赖于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中介作用。作者进一步使用UK Biobank队列对IBD和PCOS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均与PCOS存在显著的因果关联。
该研究结合大规模人群队列数据,采用多种先进的统计学方法,系统揭示了IBD通过肠道微生物群和血浆代谢物对PCOS的因果影响机制。该研究为IBD和PCO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肠道菌群和血液代谢在IBD与PCOS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此外,针对血液代谢的干预措施,如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和食用益生菌等方式,也可能为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Zhaoman Wan, Xueyu Hao, Feiling Huang, et al. Unravelling the causality betwee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mediated by gut microbiota and blood metabolism: insights from two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Gut.2025-04-19;doi:10.1136/gutjnl-2024-334693
上一篇:IFNγ:1型免疫守护肠道的“双面英雄”,重塑感染防御认知
下一篇:甘露糖重塑肠道菌群代谢:解锁卵巢癌免疫治疗新策略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