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饮食选择,正在塑造看不见的微生物战场
你的饮食选择,正在塑造看不见的微生物战场
在快节奏、高糖高脂的“西式饮食”风潮中,许多人正悄然走向一种隐形健康危机:肠道菌群失衡,免疫力下降,甚至更容易被肠道病菌侵袭。特别是膳食纤维的缺乏,已被证明直接削弱了肠道“防御屏障”。那么,背后的机制是什么?能否逆转?一项最新研究给出了意想不到的答案。
1. 膳食纤维缺乏如何打开感染“大门”?
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长期无纤维饮食导致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下降,尤其是厌氧菌家族Muribaculaceae丰度锐减。这种失衡使沙门氏菌在肠道内的定植量增加2-3个数量级,并引发严重炎症。进一步分析表明,膳食纤维缺乏导致肠道代谢物失衡:琥珀酸(病原体的“营养源”)积累,而丙酸(抑制病原体的“武器”)水平下降。
2. 关键细菌Muribaculum intestinale的“解毒”机制
通过粪便微生物移植和基因组分析,研究锁定了一种名为Muribaculum intestinale的细菌。该菌携带独特的代谢通路基因,能将琥珀酸高效转化为丙酸。实验显示,给无纤维饮食小鼠补充该菌后,丙酸水平恢复,沙门氏菌感染被显著抑制,肠道组织损伤和全身炎症指标同步降低。
3. 丙酸 vs 琥珀酸——代谢物的“攻防战”
沙门氏菌依赖琥珀酸完成三羧酸循环(TCA循环)以获取能量,而丙酸通过破坏其细胞内pH平衡直接抑制病原体生长。研究发现,直接补充丙酸可部分恢复无纤维饮食小鼠的抵抗力,但补充琥珀酸无效。这证实了菌群代谢产物的平衡是抵御感染的关键。
这项研究不仅阐明了膳食纤维—菌群—代谢物轴在肠道防御中的作用,还为开发新型抗感染策略提供了方向。未来,可通过检测肠道代谢物(如琥珀酸/丙酸比值),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预防病原体感染风险。还可以针对Muribaculum intestinale开发靶向益生菌制剂,帮助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人群重建肠道屏障。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清平院士团队对益生菌与多种疾病中发现存在关联性,目前该团队已经成功筛选出多株专利菌株,如抗幽门螺杆菌的LP1Z、缓解高血压植物乳杆菌SR37-3、抗皮肤老化功能的发酵乳杆菌XJC60、促进睡眠的植物乳杆菌L5等。该团队研究成果均有力证明了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特定益生菌菌株在多种疾病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资料:
1. Wang Z, Kang S, Wu Z, et al. Muribaculum intestinale restricts Salmonella Typhimurium colonization by converting succinate to propionate, The ISME Journal, 2025, wraf069, https://doi.org/10.1093/ismejo/wraf069
上一篇:肠道芯片成"预言家"!提前十年揭示现代人菌群危机的源头
下一篇:IFNγ:1型免疫守护肠道的“双面英雄”,重塑感染防御认知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