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下丘脑竟能“遥控”肠道菌群,大脑与肠道的神秘联系被发现啦!
肠道菌群一直被视为人体的“第二基因组”,这些居住在我们肠道内的数万亿微生物,不仅参与食物消化、营养合成,还与免疫调节、心理健康等息息相关。而脑-肠轴,作为连接大脑和肠道的复杂网络,近年来更是成为科研热点。以往的研究大多聚焦于肠道菌群如何“上行”影响大脑,比如通过代谢产物、神经信号等方式调节情绪和认知功能;却鲜少有人探索大脑能否“主动出击”,对肠道菌群进行快速调控。
2025年4月22日,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Ruben Nogueiras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等在Nature 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题为“Rapid 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by hypothalamic circuits in mice”的研究性文章,揭示了脑-肠轴通过神经-菌群互作动态调控能量代谢,为代谢疾病(如肥胖)中菌群干预提供了“快速可逆调控”的新靶点和时间窗概念。
图1 文献基本信息
下丘脑作为大脑中调节体内平衡的关键区域,拥有丰富的神经连接和内分泌功能,研究人员猜想,它或许就是大脑与肠道菌群之间快速通讯的“指挥官”。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研究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运用前沿的光遗传学技术和化学遗传学技术。光遗传学技术就像是给神经细胞装上了 “光控开关”,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能精准激活或抑制小鼠下丘脑中特定的神经回路;化学遗传学技术则借助特定的药物,实现对神经细胞活性的远程调控。同时,研究人员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小鼠粪便样本中的肠道菌群组成进行详细分析,以此追踪菌群结构的动态变化。
实验发现,当激活小鼠下丘脑中调控摄食行为的AgRP神经元时,短短20 分钟,小鼠肠道内的菌群组成就发生了显著改变。一些与能量代谢相关的细菌丰度明显上升,比如阿克曼菌(Akkermansia),这种细菌被认为对维持肠道屏障功能、改善代谢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某些潜在的有害菌丰度则有所下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这种菌群变化并非由饮食摄入或肠道蠕动速度改变所导致,而是下丘脑神经回路直接作用的结果。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同的下丘脑神经回路对肠道菌群的调控具有特异性,激活调控应激反应 POMC神经元,引发的菌群变化模式与激活AgRP神经元截然不同。
该研究发现化学遗传学激活POMC神经元可显著改变十二指肠菌群,抑制AgRP神经元影响空肠和盲肠,表明下丘脑-肠轴通过特定神经环路快速调节菌群结构。中枢注射瘦素引发肠道菌群变化与POMC激活相似,伴随十二指肠交感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升高,而高脂饮食通过削弱瘦素信号阻断此效应。该研究表明下丘脑神经元活动(如POMC激活)及代谢激素(瘦素/胃饥饿素)可快速(2-4小时)重塑肠道菌群组成,且该调控具有肠道区域特异性,依赖交感神经通路并受肥胖抑制,揭示了脑-肠轴通过神经-菌群互作动态调控能量代谢,为代谢疾病(如肥胖)中菌群干预提供了“快速可逆调控”的新靶点和时间窗概念。
图2 AgRP 和 POMC 神经元的活性调节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组成
图3 中枢生长素释放肽或瘦素给药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快速变化
图4 瘦素信号传导是诱导肠道微生物群短期改变所必需的
未来,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神经回路,间接调整肠道菌群,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此外,对于一些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既然肠道菌群能影响大脑功能,那么反向通过调节下丘脑 - 肠道菌群轴,也可能成为改善患者症状的潜在治疗策略。虽然目前的研究是在小鼠模型上进行的,但它也提醒我们,大脑的情绪和压力状态可能会通过下丘脑,快速影响肠道菌群。长期的焦虑、压力过大,或许不仅会让人 “茶不思饭不想”,还可能悄悄改变肠道内微生物的 “小世界”,进而影响整体健康。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不仅对心理健康有益,对肠道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这项关于下丘脑与肠道菌群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大脑与肠道之间奇妙而复杂的联系。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解锁更多脑肠轴的奥秘,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创新的干预手段。未来,脑肠轴的研究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Miriam Toledo, Sara Martinez-Martinez, Matthias Van Laudo, et al. Rapid 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by hypothalamic circuits in mice. Nature Metabolism.2025-04-22;doi:10.1038/s42255-025-01280-3
上一篇:肠道菌群移植逆转纤维肌痛疼痛机制新突破
下一篇:肠道芯片成"预言家"!提前十年揭示现代人菌群危机的源头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