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下的每一口,竟然影响抗癌药物效果?科学家揭示饮食、肠道菌群与药效之间的“隐形关系”
你吃下的每一口,竟然影响抗癌药物效果?科学家揭示饮食、肠道菌群与药效之间的“隐形关系”
为什么一些抗癌药物疗效不稳定?
PI3K抑制剂是一类重要的抗癌药物,已用于治疗乳腺癌、淋巴瘤等多种癌症。但临床发现,不同患者对药物反应差异大,有时同一种药物在不同体内效果天差地别。研究人员猜测,可能是饮食结构和肠道微生态差异,干扰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与停留时间,于是展开了动物实验进行验证。
饮食是“药效调节器”
研究团队对实验小鼠进行了三种不同饮食干预:
标准饲料组(含大豆等植物成分);
生酮饮食组(高脂、低碳,不含植物化学物质);
精制饲料组(含碳水但不含植物来源成分)。
在使用相同剂量的PI3K抑制剂治疗后发现:后两组饮食(不含植物化学物质)的小鼠肿瘤抑制效果显著优于标准饲料组。换句话说:某些“健康植物化合物”正在削弱药效。
幕后机制:从植物到细菌,再到肝脏的三级联动
植物化学物质“大豆皂苷”成为始作俑者:标准饲料中的大豆皂苷本身无毒,但进入肠道后,肠道菌群转化,产生活性代谢物SSBag,细菌将其转化为soyasapogenol B(SSBag),这是激活肝脏反应的“导火索”。肝脏PXR通路激活,加速药物代谢,SSBag激活肝脏的PXR核受体,从而诱导CYP3A酶大量表达。该酶是负责分解PI3K抑制剂的主力军,结果导致:
药物在体内快速代谢;
血药浓度快速下降;
抗癌效果明显减弱。抗生素证实关键角色:菌群才是真推手
为了验证肠道菌群的作用,研究人员使用抗生素清除小鼠体内的细菌。结果:即使继续吃标准饲料,抗癌药物的疗效也显著增强。此外,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抗生素处理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上升;停留时间延长;药效增强 1.5~2 倍。这一机制也在猕猴模型中得到了类似验证,说明其具有跨物种普适性。
这项研究改变了我们对植物化学物质一贯的“正面”印象。并非所有天然成分都对治疗有利,关键在于它们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宿主反应。
未来个性化医学中,医生可能不仅要开药,还要开“食谱”和“菌群调理建议”。正如研究者所说:“你的药效,不只是由药决定的——你每天吃的东西也有发言权。”
吴清平院士团队和《Cell》2025年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肠道菌群在调节药物疗效中的关键作用。
吴清平团队专注于菌群干预(如洗涤菌群移植)治疗代谢性疾病,强调个体化菌群精准调控。《Cell》研究发现,饮食中的植物化学物质经肠道菌群代谢后,会激活肝脏代谢酶,加速抗癌药物(如PI3K抑制剂)清除,削弱药效。
两者共同说明:肠道菌群是连接饮食、疾病与药物反应的重要纽带,为未来精准营养与个体化用药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方向。
参考资料:
Zhao, S., Zou, L., Xu, Y., Wang, Z., Geng, L., He, X., Zhao, T., Wang, J., & Rabinowitz, J. D. (2025). Microbiome metabolism of dietary phytochemicals controls the anticancer activity of PI3K inhibitors. Cell.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5.04.041
上一篇:运动后心情变好?肠道乳酸或成关键!
下一篇:研究证实:耳朵上这一褶皱,能用来筛查心脏病患病和死亡风险!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