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群重构新解法:粪菌移植或成幽门螺杆菌根除“新武器”

原创
来源:樊镛
2025-05-22 10:09:51
5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随着全球抗生素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传统以抗生素为基础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疗效不断下降,引发学界对替代疗法的广泛探索。近年来,一种源自肠道菌群调控的创新疗法——粪菌移植(FMT),因其在肠道疾病中的良好表现,引发了研究者对其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潜力的关注。

幽门螺杆菌:胃癌的一级致癌因子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能在胃酸环境中长期存活。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4年将其列为一级致癌物,其感染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密切相关。虽然目前主流的根除方案(如四联疗法)仍以抗生素为主,但随着耐药率的上升,其疗效正在下滑。

益生菌疗法虽有前景,单一治疗难敌挑战

益生菌通过调节胃肠道微生态、抑制炎症因子及抑制H. pylori黏附能力等机制,对缓解相关胃肠症状表现出一定作用。研究显示,与抗生素联合使用的益生菌可提高根除率、降低副作用。但单独使用益生菌的疗效仍有限,根除率仅为14%。这促使研究者继续探索更系统的微生态重构方法。

粪菌移植:系统性微生态重建或带来突破

粪菌移植通过将健康供体的肠道菌群转移到患者体内,实现肠道微生态的全面修复。研究表明,即使在未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FMT的根除率达40.6%,远高于益生菌单疗法。作为辅助疗法,FMT也能显著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肠症状,并降低副作用发生率。

多重机制协同作用:FMT抗幽门螺杆菌的潜力基础

FMT的潜在机制包括:

(1)菌群重塑:补充有益菌如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调节微生态平衡;

(2)代谢产物干预:如短链脂肪酸、乳酸等可直接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

(3)病毒和噬菌体作用:肠道噬菌体可靶向H. pylori,发挥天然抗菌作用;

(4)增强免疫反应:FMT可提高宿主局部免疫功能,提升抗感染能力。

优化FMT操作流程是提升疗效关键

FMT效果受多因素影响,包括供体筛选、粪液制备方式(如洗涤式菌液WMT)、输注途径(推荐中段肠道管注入)及治疗剂量与频率等。目前临床仍缺乏统一标准,未来需进一步系统化优化流程。

 

迈向精准微生态治疗的新时代

随着抗生素疗效减退及抗药性加剧,FMT为幽门螺杆菌治疗提供了颇具前景的新方向。尽管当前相关临床研究尚处初期,FMT在提高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应对耐药问题方面已展现出独特优势。未来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明确其适应症、标准化操作及机制阐释,推动其走向规范化、个体化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Ye ZN, Eslick GD, Huang SG, He XX.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eradicating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postulation. eGastroenterology. 2024;2:e100099. Available from: https://doi.org/10.1136/egastro-2024-100099

#
抗幽门
  • 上一篇:肠道菌群在免疫调节和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 下一篇:研究证实:做这种运动,真能抗衰老!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