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是“燃料”,还是“火药”?

你吃的,是“燃料”,还是“火药”?

原创
来源:刘祥
2025-05-27 17:14:40
19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短期高脂饮食可在48小时内迅速削弱关键免疫细胞ILC3的功能,导致肠道屏障失衡和炎症反应升高,饱和脂肪是罪魁祸首,而不饱和脂肪却能提供保护。

我们每天的饮食不仅影响体重,还可能悄悄重塑我们的免疫系统。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高脂饮食与炎症性肠病、代谢综合征等慢病密切相关。但过去人们主要关注长期饮食习惯,鲜少注意到:即使是短期“放纵”高脂肪,也可能对肠道健康造成难以逆转的打击。


1. ILC3:肠道健康的隐形守卫

ILC3细胞被誉为“黏膜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它们通过分泌关键细胞因子IL-22,修复肠道上皮细胞、抵御微生物入侵。即使ILC3数量并未减少,但它们的“战斗力”在高脂环境中迅速削弱,IL-22水平骤降,肠道屏障功能随之崩溃。

2. 饱和脂肪是“火”,而非“燃料”

使用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喂养小鼠,仅48小时,ILC3IL-22分泌功能就被显著抑制,伴随黏液蛋白Muc2、抗菌肽Reg3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减少,肠道通透性升高,细菌侵袭更为容易。进一步分子分析显示,ILC3细胞内部的代谢程序被饱和脂肪“重编程”:增加脂滴合成酶DGAT1表达,却无法生成有效脂滴;诱导线粒体应激(ROS升高、膜电位失衡);抑制糖酵解(HK2下调)和关键信号通路(STAT3失活)。这是一场看不见的“代谢风暴”,ILC3在脂肪酸氧化的压力下“失声”,无法执行免疫任务。

3.不同脂肪,命运不同:不饱和脂肪有“护肠”功效

饱和脂肪酸倾向于诱导线粒体压力和脂毒性,抑制ILC3功能;不饱和脂肪酸则通过DGAT酶催化脂滴形成,维持ILC3稳定性;饱和脂肪还导致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有益菌减少(如Lactobacillus),而致炎菌增多(如Enterococcus gallinarum);更为惊人的是,仅7天的饱和脂肪饮食就足以使小鼠在肠炎模型中表现出更强的组织损伤和体重下降,而不饱和脂肪饮食几乎可完全缓解这些现象。

图示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在这个“高脂高糖”的现代社会里,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每天吃了多少,更要关注吃的“是什么”。短期高脂饮食,不再是“偶尔纵容”,而可能是点燃免疫失调的导火索。科学已证实:饮食不是一口口“热量”的堆积,而是一种对免疫系统的持续调控。从肠道菌群、免疫调控到代谢路径,未来研究可开发新型的饮食策略和益生菌干预不健康饮食对身体带来的危害。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清平院士团队对益生菌与多种疾病中发现存在关联性,目前该团队已经成功筛选出多株专利菌株,如抗幽门螺杆菌的LP1Z、缓解高血压植物乳杆菌SR37-3、抗皮肤老化功能的发酵乳杆菌XJC60、促进睡眠的植物乳杆菌L5等。该团队研究成果均有力证明了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特定益生菌菌株在多种疾病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资料:1. Xiong L, Diwakarla S, Chatzis R, et al. Acute exposure to high-fat diet impairs ILC3 functions and gut homeostasis[J]. Immunity, 2025. 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25.03.017

2.Zhao Q, Jiang C. Dietary fuel or fire: Fatty acids rewire gut ILC3s[J]. Immunity, 2025, 58(5): 1175-1177. 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25.04.019

#
肠道菌群
  • 上一篇:抵挡幽门螺杆菌,酸奶来帮忙!不用抗生素的抗菌新策略来了
  • 下一篇:2025-Gut Microbes-青岛大学:妊娠糖尿病母亲母乳脂肪酸组成改变,可能影响婴儿肠道菌群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