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退化前,肠道先崩溃!Nature子刊揭示帕金森的“菌”变信号
大脑退化前,肠道先崩溃!Nature子刊揭示帕金森的“菌”变信号
近日,卢森堡系统生物医学中心的团队,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发表“Human gut microbiome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reveals a loss in taxonomic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Parkinson’s disease”的研究论文,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结合宏基因组学(MG)和宏转录组学(MT),通过基因共表达网络揭示PD中微生物功能和分类多样性的变化,阐明了肠道微生物群失调的生态和功能机制。
研究发现如下:
1、微生物转录活性与疾病状态相关
研究表明,帕金森病(PD)患者体内Blautia、Roseburia等菌属的微生物转录活性(MTA)出现显著降低,且整体基因表达多样性(tDGE)亦呈下降态势。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样本的微生物转录活性谱(MTA)存在显著分离(拟合优度 = 0.02),这表明微生物转录调控紊乱或许是帕金森病(PD)的一项潜在生物标志物。
2、基因共表达网络揭示模块特异性
构建包含4,789个基因的共表达网络后,成功鉴定出17个功能模块。其中,4个模块与健康状态显著相关(如M13,富含鞭毛组装基因),5个模块与PD相关(如M3,富含甘油酯代谢基因)。通过拓扑分析发现,健康相关模块具有更高的连接度和基因多样性,而PD相关模块则显示出功能碎片化的特点。
3、枢纽基因的生态意义
帕金森病(PD)患者中,95%的枢纽基因聚集于健康相关模块,涵盖细菌微区室(BMCs)的pdu/eut操纵子及多糖转运体togBMNA等重要功能基因。这些基因在PD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降低,尤其是在Blautia massiliensis与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等菌种中(q<0.05)。关于牙周炎与帕金森病差异共表达基因的筛选和验证研究同样表明,枢纽基因在帕金森病中的表达改变或许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相关。值得关注的是,PD患者中BMCs与鞭毛组装(FA)基因的表达显示出强相关性(Spearman R>0.8),这可能意味着跨菌种互作网络的破坏。
综上所述,该研究从系统生态学角度出发,展示了PD肠道微生物组的三重瓦解:枢纽功能基因的缺失、跨菌种代谢合作的中断以及表达多样性的减少。尤其是BMCs与FA通路的相关性发现,为理解微生物“肠-脑轴”调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后续研究可围绕Blautia等关键菌属制定精准干预方案,通过功能菌群移植(FMT)或代谢产物补充,恢复肠道生态系统的平衡。该研究为帕金森病(PD)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潜在的微生物标志物,并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微生态治疗开辟了新方向。未来,需要借助纵向研究和干预实验验证这些功能变化的因果关系,并深入探索利用微生物群功能重建来治疗帕金森病(PD)的方法。
参考资料:Villette, R., Novikova, P.V., Laczny, C.C.et al.Human gut microbiome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reveals a loss in taxonomic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Parkinson’s disease. npj Biofilms Microbiomes 11, 142 (2025).
上一篇:PNAS:母体肠道菌群可调控胎盘血管生成,影响胎儿生长
下一篇:光磁协同的光催化微机器人:深层组织感染治疗的新曙光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