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代谢物成抗过敏新钥匙:益生菌缓解牛奶过敏

肠道菌群代谢物成抗过敏新钥匙:益生菌缓解牛奶过敏

原创
来源:刘祥
2025-08-15 14:38:09
38次浏览
分享:
收藏
核心提示:一种短双歧杆菌通过促进肠道菌群产生代谢物吲哚-3-丙酸(IPA),激活免疫调节通路,显著缓解小鼠牛奶过敏症状,为食物过敏治疗提供新方向。

食品过敏,尤其是牛奶过敏,已经成为全球儿童健康的一个重大挑战。当前的治疗方法仅限于避免过敏源或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而这种应急性的治疗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肠道微生物群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不断深入,益生菌作为一种通过调整肠道环境来干预过敏症的新型治疗策略,逐渐受到关注。

1.    现象确认:益生菌显著缓解过敏症状

研究团队建立牛奶蛋白(BLG)过敏小鼠模型,并连续4周补充益生菌(短双歧杆菌M-16V)。过敏组小鼠出现体温下降、躁动等典型反应,益生菌组症状评分降低50%;关键过敏抗体(IgEIgG1)和肥大细胞活化标志物(mMCP-1)显著下降;促过敏的Th2细胞减少,抑过敏的Th1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增加;受损的肠绒毛结构恢复,肠屏障关键蛋白(OccludinClaudin-1)表达提升。

图示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2.    深层机制:肠道菌群代谢物的关键作用

通过多组学分析(16S rRNA测序、代谢组学、转录组学),研究揭开三层作用机制:

菌群结构重塑:过敏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益生菌干预后恢复;乳杆菌、梭菌等有益菌丰度增加,普雷沃菌等有害菌减少;菌群功能分析显示色氨酸代谢通路显著激活。

关键代谢物IPA:粪便代谢物检测发现吲哚-3-丙酸(IPA)水平提升3倍;IPA与过敏指标(IgEmMCP-1)呈显著负相关;宿主色氨酸代谢转向从炎症相关的犬尿氨酸通路转向IPA生成。

信号通路锁定:IPA激活芳香烃受体(AhR),上调下游细胞因子IL-22;使用AhR抑制剂CH223191后,益生菌和IPA的抗过敏作用完全消失。

3.    精密协作:益生菌与原生菌群的"团队作战"

实验发现,当用抗生素清除小鼠肠道原生菌群后,益生菌完全失效。菌群缺失时,补充益生菌既不能改善症状,也无法提升IPA水平。这证明益生菌并非"单兵作战",而是通过调控原生菌群功能(尤其是色氨酸代谢菌)发挥作用,揭示了菌群互作的复杂性。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益生菌在缓解牛奶过敏中的重要作用,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来治疗过敏症。未来,基于益生菌的治疗策略可能会成为解决过敏症、提高免疫耐受性的重要途径。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清平院士团队对益生菌与多种疾病中发现存在关联性,目前该团队已经成功筛选出多株专利菌株,如抗幽门螺杆菌的LP1Z、缓解高血压植物乳杆菌SR37-3、抗皮肤老化功能的发酵乳杆菌XJC60、促进睡眠的植物乳杆菌L5等。该团队研究成果均有力证明了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特定益生菌菌株在多种疾病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资料:Shao H, Min F, Bai T, et al. Bifidobacterium breve M16V Alleviates Cow's Milk Allergy in a Mouse Model via Gut MicrobiotaDerived Indole3Propionic Acid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Signaling Axis[J]. Allergy. https://doi.org/10.1111/all.16684

#
益生菌
  • 上一篇:暂无
  • 下一篇:吃太多油、纤维少?肠道小菌要闹脾气啦—宏基因组研究揭秘饮食与肠道的微妙关系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2、凡本网未注明"信息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同意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3、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www.mbiosh.com

联系方式:020-87680942

评论
全部评论
热门资讯